对索引列使用函数或表达式会导致索引失效,如YEAR(create_time)或id+1;应改写为直接范围查询。2. 类型不匹配如字符串与数字比较,会触发隐式类型转换,使索引失效;需确保数据类型一致。3. 使用OR连接条件且部分字段无索引时,可能导致全表扫描;建议用union替代。4. 模糊查询以%开头如LIKE ‘%abc’无法利用索引;应避免前导通配符。5. 联合索引未遵循最左前缀原则,如跳过首列则索引失效;应按定义顺序使用。6. 索引列参与计算或比较时被隐式转换,如salary*1.1>10000;应将计算移至常量侧。7. 数据量小或查询结果占比高时,优化器可能选择全表扫描;属正常现象。8. 使用NOT、!=、NOT IN等否定操作通常无法有效利用索引;可考虑改写为IN或EXISTS。理解索引机制并结合EXPLaiN分析执行计划,可有效避免索引失效问题。
在mysql中,即使表上建了索引,某些sql语句也可能导致索引失效,从而进行全表扫描。这会影响查询性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不走索引的情况及其原因和解决建议。
1. 使用函数或表达式操作索引列
如果在WHERE条件中对索引列使用函数或表达式,mysql无法直接使用索引查找。
示例:
-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YEAR(create_time) = 2023; —— 对日期字段使用YEAR()函数,索引失效。
-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 + 1 = 10; —— 对索引列做数学运算。
建议:重写查询避免对索引列进行计算。例如改写为: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create_time >= ‘2023-01-01’ AND create_time
2. 隐式类型转换
当索引列是数值类型,但查询时传入字符串,MySQL会进行隐式类型转换,导致索引失效。
示例:
说明:虽然某些情况下优化器能处理,但复杂场景下可能导致索引失效。应确保数据类型一致。
3. 使用LIKE以通配符开头
前导通配符(%在前面)会使索引无法使用。
示例:
-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ame LIKE ‘%张三’;
建议:尽量避免前模糊匹配。可考虑使用全文索引或反向索引等替代方案。
4. OR条件导致索引失效
当OR连接的条件中,部分列无索引或涉及多个不同列,可能导致索引无法使用。
示例:
-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ame = ‘张三’ OR age = 25; —— name有索引,age无索引。
建议:使用UNION ALL拆分查询,确保每部分都能走索引。
5. 最左前缀原则未遵守(复合索引)
复合索引(a,b,c),只有满足最左前缀的查询才能使用索引。
示例:
-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b = 2 AND c = 3; —— 跳过a,索引不生效。
说明:必须从索引最左列开始使用。有效查询如:
WHERE a = 1 AND b = 2; 或 WHERE a = 1;
6. 索引列参与计算或拼接
示例:
-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salary * 1.1 > 10000;
这种表达式会让优化器放弃使用索引。
改写建议: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salary > 10000 / 1.1;
7. 数据量小或选择性差
- 表数据很少(如几百行)。
- 查询结果占全表比例高(如 >20%)。
这时即使有索引,执行计划也可能不使用。
8. 使用NOT、!=、NOT IN等否定操作
示例:
-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status != 1;
-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 NOT IN (1,2,3);
这类条件通常无法有效利用索引,容易触发全表扫描。
基本上就这些常见情况。理解索引机制,结合EXPLAIN分析执行计划,能有效避免索引失效问题。关键是在写SQL时保持索引列“干净”,不被函数、计算或类型转换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