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中const用于声明运行时或编译时常量,保证值不可变;constexpr则要求编译时确定值,支持编译时计算,适用于数组大小、模板参数等场景,且constexpr变量必为const,反之不成立。
在C++中声明常量,我们主要依赖
const
和
constexpr
这两个关键字。简单来说,
const
确保变量一旦初始化就不能被修改,它既可以用于编译时常量,也可以用于运行时常量。而
constexpr
则更进一步,它强制要求变量在编译时就能确定其值,主要用于创建真正的编译时常量。
C++常量声明与选择
声明常量,最直观的方式就是使用
const
关键字。它放在类型前或类型后都可以,例如
const int max_size = 100;
或者
int const max_size = 100;
。这表示
max_size
的值在初始化后就不能再改变了。这种不变性可以在编译时被检查,从而避免很多潜在的错误。
而当我们需要一个在编译阶段就能确定其值的常量时,
constexpr
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
constexpr double PI = 3.1415926535;
。这意味着
PI
的值在程序编译完成时就已经固定下来,不会有任何运行时的计算开销。这对于数组大小、模板参数或者任何需要在编译时就确定的数值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
const
更多地是关于“不变性”的承诺,而
constexpr
则是关于“编译时求值”的能力。一个
constexpr
变量必然是
const
的,因为它在编译时就确定了值,自然不能再改变。但一个
const
变量却不一定是
constexpr
的,它的值可能在运行时才确定,比如一个函数参数或者从文件读取的配置值。
立即学习“C++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include <iostream> // const 可以在运行时初始化 void print_value(const int value) { // value = 10; // 错误:不能修改 const 参数 std::cout << "Runtime const value: " << value << std::endl; } int main() { // const 变量,编译时确定 const int compile_time_const = 100; std::cout << "Compile-time const: " << compile_time_const << std::endl; // const 变量,运行时确定 int input_val; std::cout << "Enter a value: "; std::cin >> input_val; const int runtime_const = input_val; // runtime_const 在运行时初始化 std::cout << "Runtime initialized const: " << runtime_const << std::endl; print_value(runtime_const); // constexpr 变量,必须在编译时确定 constexpr double PI = 3.1415926535; std::cout << "Compile-time constexpr PI: " << PI << std::endl; // constexpr 函数示例 constexpr int get_square(int n) { return n * n; } constexpr int square_of_5 = get_square(5); // 编译时计算 std::cout << "Compile-time constexpr function result: " << square_of_5 << std::endl; // int arr[runtime_const]; // 错误:数组大小必须是编译时常量 int arr_constexpr[compile_time_const]; // 正确:compile_time_const 是编译时常量 int arr_constexpr_2[square_of_5]; // 正确:square_of_5 是编译时常量 return 0; }
C++中const关键字的深层理解与使用场景
const
关键字在C++里,与其说是一个简单的“常量”声明,不如说是一种强大的“不变性”契约。它渗透在语言的各个角落,从基本数据类型到复杂的类结构,无处不在。我个人觉得,掌握
const
的精髓,是写出健壮、可维护C++代码的关键一步。
它最直接的用法是修饰变量,声明一个常量,比如
const int max_iterations = 1000;
。这很明确,
max_iterations
的值不能变。但事情没那么简单,当涉及到指针时,
const
的位置就变得微妙起来。
考虑
const int* ptr;
和
int* const ptr;
。前者表示
ptr
指向的内容是常量,你不能通过
ptr
去修改它指向的值,但
ptr
本身可以指向别的地方。而后者则表示
ptr
这个指针本身是常量,它一旦指向某个地址就不能再指向别处了,但它指向的内容(如果不是
const
的)是可以修改的。如果两者兼顾,那就是
const int* const ptr;
,内容和指针本身都不能变。这种细微的差别,初学者常常混淆,但却是避免很多运行时错误的关键。
int a = 10; int b = 20; const int* ptr_to_const = &a; // ptr_to_const 指向的内容是常量 // *ptr_to_const = 15; // 错误:不能修改 ptr_to_const 指向的内容 ptr_to_const = &b; // 正确:ptr_to_const 本身可以改变指向 int* const const_ptr = &a; // const_ptr 这个指针是常量 *const_ptr = 15; // 正确:可以通过 const_ptr 修改它指向的内容 // const_ptr = &b; // 错误:const_ptr 本身不能改变指向 const int* const const_ptr_to_const = &a; // 指针和它指向的内容都是常量 // *const_ptr_to_const = 15; // 错误 // const_ptr_to_const = &b; // 错误
在函数参数中,
const
引用(
const T&
)非常常见,它既避免了对象拷贝的开销,又保证了函数不会修改传入的原始对象,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实践。
此外,在类成员函数中,
const
修饰符(
void my_func() const;
)表示这个成员函数不会修改类的任何成员变量。这对于提供只读操作的函数至关重要,它让编译器帮你检查,确保你的设计意图得到遵守。这不仅提升了代码的安全性,也让使用者能清晰地知道哪些函数是安全的“只读”操作,哪些可能会改变对象状态。
使用
const
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它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明确了变量的意图;它增加了安全性,让编译器在编译阶段就能捕获到对常量的不当修改;它还能帮助编译器进行优化,因为编译器知道某些值不会改变。在我看来,写C++,如果能坚持合理地使用
const
,代码质量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C++ constexpr:编译时常量表达式的强大之处
constexpr
,这个C++11引入的关键字,我觉得它真正体现了现代C++追求“零开销抽象”和“尽可能在编译时完成工作”的哲学。它不仅仅是声明一个常量,更重要的是,它承诺这个值(或这个函数的结果)能够在编译阶段被完全确定。
constexpr
的核心在于“编译时求值”。这意味着,任何被
constexpr
修饰的变量,它的初始化表达式必须是一个常量表达式,即编译器在编译时就能完全计算出结果的表达式。比如,
constexpr int size = 10 * 20;
,这里的
10 * 20
在编译时就能算出是200。而
constexpr int size = get_runtime_input();
则是不允许的,因为
get_runtime_input()
的结果只能在运行时才能确定。
constexpr
的强大之处远不止于此,它还可以修饰函数、构造函数,甚至是C++20中的虚函数。一个
constexpr
函数意味着它在满足特定条件时(所有参数都是常量表达式),可以在编译时被调用并计算出结果。这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 性能优化:编译时计算意味着运行时没有任何开销。对于一些固定不变的数学计算或数据转换,直接在编译时完成,程序启动或执行时就省去了这部分计算时间。这对于嵌入式系统或者对性能极致追求的场景非常有利。
- 类型安全与模板元编程:
constexpr
值可以作为非类型模板参数,或者用于数组的大小声明,这在以前通常需要依赖宏或者枚举。这使得模板元编程更加强大和类型安全。比如
std::Array<int, N>
中的
N
就可以是一个
constexpr
变量。
- 更强的编译器检查:如果一个值被声明为
constexpr
但实际上不能在编译时确定,编译器会立即报错,这比运行时错误更容易发现和修复。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rray> // For std::array // constexpr 函数:如果参数是常量表达式,则可以在编译时求值 constexpr int factorial(int n) { return (n <= 1) ? 1 : (n * factorial(n - 1)); } // C++17 constexpr Lambda constexpr auto sum_two_numbers = [](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class Point { public: constexpr Point(double x, double y) : x_(x), y_(y) {} constexpr double get_x() const { return x_; } constexpr double get_y() const { return y_; } private: double x_, y_; }; int main() { // constexpr 变量,由 constexpr 函数初始化 constexpr int fact_5 = factorial(5); // 编译时计算 factorial(5) std::cout << "Factorial of 5 (constexpr): " << fact_5 << std::endl; // 120 // 使用 constexpr 结果作为数组大小 std::array<int, factorial(4)> my_array; // 数组大小在编译时确定为 24 std::cout << "Size of my_array: " << my_array.size() << std::endl; // constexpr lambda 的使用 constexpr int total = sum_two_numbers(10, 20); // 编译时计算 std::cout << "Sum (constexpr lambda): " << total << std::endl; // constexpr 构造函数 constexpr Point p1(1.0, 2.0); // 编译时构造 Point 对象 std::cout << "Point coordinates (constexpr): (" << p1.get_x() << ", " << p1.get_y() << ")" << std::endl; // 注意:constexpr 函数如果运行时调用,行为和普通函数一样 int runtime_val = 3; int fact_runtime = factorial(runtime_val); // 运行时计算 factorial(3) std::cout << "Factorial of 3 (runtime): " << fact_runtime << std::endl; return 0; }
constexpr
函数有一些限制,比如它们通常不能包含虚函数调用、
语句、非字面量类型的变量(除非它们也是
constexpr
的)等。这些限制确保了函数在编译时求值的可能性。但随着C++标准的演进,
constexpr
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例如C++14放宽了
constexpr
const与constexpr:何时选择,如何抉择?
在实际编程中,面对
const
和
constexpr
,我们常常需要做出选择。这两种关键字虽然都与“不变性”有关,但它们的侧重点和适用场景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理解这些差异,才能做出最合适的抉择。
最核心的区别在于:
const
保证的是“运行时不变性”,而
constexpr
则要求“编译时不变性”。换句话说,所有
constexpr
的变量都是
const
的,因为它们在编译时就确定了值,自然不能再改变。但反过来就不成立了,一个
const
变量可能在运行时才被初始化,所以它不一定是
constexpr
的。
何时选择
const
?
当你只是想表达某个变量在初始化后不应被修改,无论其值是在编译时确定还是运行时确定,
const
都是你的首选。
- 函数参数:当你不希望函数修改传入的参数时,使用
const
引用或
const
指针,比如
void process_data(const std::vector<int>& data);
。这是一种安全且高效的做法。
- 类成员函数:当一个成员函数不修改类的任何成员变量时,将其声明为
const
成员函数,例如
double get_area() const;
。这有助于维护对象的状态完整性,并允许
const
对象调用这些函数。
- 局部变量:对于那些在函数内部初始化后就不再改变的变量,使用
const
可以提高代码可读性,并帮助编译器进行优化。
- 全局或静态常量:如果这些常量的值可能依赖于运行时环境(比如从配置文件读取),或者你只是想表达它们不可变,但不需要在编译时使用它们进行计算,那么
const
是合适的。
何时选择
constexpr
?
当你需要一个值在编译时就必须确定,并且可能用于编译时计算(如数组大小、模板参数),或者你追求极致的性能优化,希望将计算提前到编译阶段时,
constexpr
是不可替代的。
- 数组大小:C++要求数组的大小必须是编译时常量,所以
constexpr
变量是理想的选择。
int my_array[constexpr_size];
。
- 模板参数:非类型模板参数必须是编译时常量,
constexpr
变量能够满足这一要求。
- 性能关键的计算:如果某个计算的结果在程序运行前就能确定,并且这个计算是重复的或者开销较大,将其封装为
constexpr
函数,可以避免运行时开销。
- 字面量类型:对于像整数、浮点数、枚举等字面量类型,如果它们的值是固定的,并且你想强调其编译时性质,
constexpr
是比
const
更强的声明。
总结一下核心差异:
特性 | @@######@@ | @@######@@ |
---|---|---|
求值时机 | 编译时或运行时 | 必须在编译时 |
保证 | 变量值不可变 | 变量值不可变,且在编译时确定 |
适用范围 | 变量、指针、引用、函数参数、成员函数 | 变量、函数、构造函数、lambda表达式 |
隐含关系 | @@######@@变量隐含@@######@@,反之不然 | |
主要目的 | 表达不变性,防止意外修改 | 启用编译时计算,优化性能,提供更强的类型安全 |
在实践中,如果一个变量的值可以在编译时确定,并且你希望它具有编译时常量属性,那么优先使用
const
。如果只是简单地希望变量不可变,且其值可能在运行时确定,那么使用
constexpr
就足够了。过度使用
constexpr
可能会对代码的灵活性造成一些限制,因为它要求更严格的编译时求值条件。但另一方面,如果忽略
const
,你可能会错过一些重要的性能优化机会,并且无法利用其在模板元编程等领域的强大能力。所以,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权衡的选择。
constexpr
const
constexpr
constex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