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表设计规范和数据库结构优化的核心是提升性能与稳定性,1. 表名字段名使用小写加下划线,避免保留字;2. 选择合适数据类型,如tinyint代替int,varchar代替text;3. 每张表应有主键,优先自增id;4. 合理创建索引,避免过多或无效索引;5. 统一使用utf8mb4字符集;6. 优先选用innodb存储引擎;7. 预估字段长度,避免空间浪费;8. 大表可进行水平或垂直拆分;9. 适当冗余字段减少join,但需保证数据一致;10. 遵循范式但可适度反范式;11. 避免NULL值,使用默认值替代;12. 大数据量考虑分区表;13. 使用redis等缓存减轻数据库压力;14. 开启慢查询日志定位性能瓶颈;15. 优化sql语句,避免全表扫描;16. 使用批量操作减少连接开销;17. 使用连接池管理数据库连接;18. 实现读写分离提升并发能力;19. 必要时升级硬件资源;20. 定期维护数据库,如优化表结构和清理数据;21. 监控数据库性能及时响应异常;22. 限制最大连接数防止崩溃;23. 使用预编译语句防sql注入并提升效率;24. 避免在where中使用函数导致索引失效;25. 避免select *,只查所需字段;26. join时用小表驱动大表;27. 优化limit分页避免全表扫描;28. 使用覆盖索引减少回表;29. 避免子查询,改用join;30. 定期分析表更新统计信息以优化执行计划,数据库优化是一个持续迭代的过程,需结合实际业务不断调整和完善,最终实现高效稳定的数据库运行。
mysql表设计规范和数据库结构优化,说白了,就是让你的数据库跑得更快,更稳。设计阶段就得考虑清楚,优化是持续的过程。
好的表设计,能减少数据冗余,提升查询效率。而数据库结构优化,则是在现有基础上,挖掘性能潜力。
解决方案
- 命名规范: 表名、字段名要有意义,使用小写字母和下划线,比如
user_profile
。别用MySQL的保留字,不然你会哭的。
- 数据类型: 选最合适的。能用
TINYINT
就别用
INT
,能用
VARCHAR
就别用
TEXT
。
dateTIME
和
,根据你的需求选,
TIMESTAMP
受时区影响。
- 主键: 每张表都要有主键,一般是自增ID。但如果你的业务场景有更合适的唯一标识,也可以用那个做主键。
- 索引: 索引是提升查询速度的关键。但也不是越多越好,索引会占用空间,还会影响写入性能。常用的查询字段、关联字段,都可以考虑加索引。
- 字符集: 统一使用
utf8mb4
,支持更多字符,避免乱码。
- 存储引擎: 一般用
InnoDB
,支持事务、行锁。如果你的表主要是读操作,可以考虑
MyISAM
,但要注意并发问题。
- 字段长度: 预估好字段长度,别浪费空间。
VARCHAR
的长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 拆分大表: 如果表数据量太大,查询慢,可以考虑水平拆分或垂直拆分。水平拆分是把表数据分散到多个表中,垂直拆分是把表字段拆分到多个表中。
- 冗余字段: 为了避免频繁的
JOIN
操作,可以适当增加冗余字段。但要注意数据一致性。
- 范式: 遵循范式设计,减少数据冗余。但有时候为了性能,可以适当反范式。
- NULL值: 尽量避免使用
NULL
值。
NULL
值会影响索引,还会导致一些奇怪的问题。可以用默认值代替
NULL
值。
- 分区表: 对于大数据量的表,可以考虑使用分区表。分区表可以把表数据分散到多个物理文件中,提升查询效率。
- 缓存: 使用缓存,比如
redis
,可以减少数据库的压力。
- 慢查询日志: 开启慢查询日志,可以找到慢查询语句,然后进行优化。
- sql优化: 优化
SQL
语句,避免全表扫描。使用
EXPLaiN
分析
SQL
语句的执行计划。
- 批量操作: 尽量使用批量操作,减少数据库的连接次数。
- 连接池: 使用连接池,可以避免频繁的创建和销毁连接。
- 读写分离: 读写分离可以把读操作和写操作分散到不同的服务器上,提升性能。
- 硬件升级: 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效,可以考虑升级硬件,比如
CPU
、内存、
SSD
。
- 定期维护: 定期维护数据库,比如优化表、清理垃圾数据。
- 监控: 监控数据库的性能,及时发现问题。
- 限制连接数: 限制数据库的连接数,防止数据库被压垮。
- 使用预编译语句: 使用预编译语句,可以避免
SQL
注入,还可以提升性能。
- 避免在WHERE子句中使用函数: 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函数,这会导致索引失效。
- *避免使用SELECT :* 避免使用`SELECT `,只查询需要的字段。
- 使用JOIN时,小表驱动大表: 使用
JOIN
时,小表驱动大表,可以减少扫描的行数。
- 优化LIMIT分页: 优化
LIMIT
分页,可以避免全表扫描。
- 使用覆盖索引: 使用覆盖索引,可以避免回表查询。
- 避免使用子查询: 避免使用子查询,可以使用
JOIN
代替。
- 定期分析表: 定期分析表,更新统计信息,可以帮助优化器选择更好的执行计划。
如何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
选择数据类型,就像选衣服,合身最重要。
- 整数类型:
TINYINT
、
SMALLINT
、
MEDIUMINT
、
INT
、
BIGINT
。根据数值范围选择。
- 浮点数类型:
、
。精度要求高的用
DOUBLE
。
- 字符串类型:
CHAR
、
VARCHAR
、
TEXT
、
BLOB
。
CHAR
适合固定长度的字符串,
VARCHAR
适合可变长度的字符串,
TEXT
适合大文本,
BLOB
适合二进制数据。
- 日期时间类型:
DATE
、
TIME
、
DATETIME
、
TIMESTAMP
。
DATETIME
存储日期和时间,
TIMESTAMP
存储时间戳。
- enum和SET:
ENUM
是枚举类型,
SET
是集合类型。适合存储有限的、预定义的值。
索引失效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索引失效,就像高速公路堵车,查询速度会变得很慢。
- WHERE子句中使用函数: 比如
WHERE DATE(create_time) = '2023-10-26'
。
- WHERE子句中使用OR: 除非
OR
连接的字段都有索引。
- LIKE查询以%开头: 比如
WHERE name LIKE '%张三'
。
- 索引列参与计算: 比如
WHERE age + 1 = 20
。
- 类型转换: 比如
WHERE phone = 13800000000
,如果
phone
是字符串类型,就会导致索引失效。
- 联合索引不满足最左前缀原则: 比如联合索引是
(a, b, c)
,查询条件只有
b
和
c
,就会导致索引失效。
- MySQL认为全表扫描更快: 有时候MySQL会认为全表扫描比使用索引更快,就会放弃使用索引。
如何进行sql语句优化?
SQL
优化,就像给汽车做保养,能提升性能。
- 使用EXPLAIN分析SQL语句的执行计划:
EXPLAIN
可以告诉你
SQL
语句是如何执行的,有没有使用索引,扫描了多少行。
- 避免全表扫描: 尽量使用索引,避免全表扫描。
- 优化WHERE子句: 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函数、
OR
、
LIKE
等。
- 优化JOIN语句: 使用
JOIN
时,小表驱动大表。
- 优化LIMIT分页: 优化
LIMIT
分页,可以避免全表扫描。
- 使用覆盖索引: 使用覆盖索引,可以避免回表查询。
- 避免使用子查询: 避免使用子查询,可以使用
JOIN
代替。
- 批量操作: 尽量使用批量操作,减少数据库的连接次数。
- 使用预编译语句: 使用预编译语句,可以避免
SQL
注入,还可以提升性能。
数据库优化是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