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通过客户端计算文件哈希值作为指纹,再向服务器发起预检请求校验是否存在相同文件,若存在则直接返回上传成功,否则执行分片上传,结合缓存与降级机制提升效率与可靠性。
如果您在上传文件时希望实现秒传功能,即避免重复上传已存在的文件,可以通过文件指纹比对的方式让服务器快速判断是否已存在相同文件。以下是实现该功能的具体步骤:
一、生成文件哈希值
在客户端通过 javaScript 计算待上传文件的唯一哈希值(如 MD5 或 SHA-1),作为文件指纹用于后续比对。此操作可在不传输完整文件的情况下完成识别。
2、借助 FileReader 接口将文件内容读取为 ArrayBuffer。
立即学习“前端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3、利用前端哈希库(如 spark-md5)分块计算文件的哈希值,提升大文件处理效率。
二、向服务器发起预检请求
将生成的文件哈希值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存在性校验,确认该文件是否已被上传过,从而决定是否跳过实际传输过程。
1、通过 fetch 发起 POST 请求,携带文件哈希值与基础元信息(如文件名、大小)。
2、设置请求路径为预定义的校验接口(如 /api/check-upload-status)。
3、等待服务器返回结果:若文件已存在,则直接进入上传完成状态;否则继续执行上传流程。
三、服务端校验文件指纹
服务器接收到哈希值后,在存储系统中查询该指纹是否已关联有效文件记录,以判断是否允许跳过上传。
1、从数据库或缓存中检索是否存在匹配 file_hash 的条目。
2、检查对应文件在物理存储中的可用性,防止因删除导致的数据不一致。
3、返回 jsON 响应,包含字段 uploaded(布尔值)和可选的访问 URL。
四、前端根据响应执行跳转逻辑
依据服务器返回的校验结果,动态决定后续行为:跳过上传并标记成功,或转入正常上传流程。
1、解析响应数据,判断 uploaded 是否为 true。
2、若为 true,则触发“秒传完成”事件,并展示远程访问链接。
3、若为 false,则调用标准分片上传函数开始传输文件内容。
五、结合分片上传提高容错能力
为增强系统的鲁棒性与兼容性,可将秒传机制嵌入分片上传架构中,实现更精细的控制。
1、即使启用秒传,仍按分片逻辑组织代码结构,统一处理入口。
2、预检请求失败或超时时自动降级至完整上传模式。
3、利用本地 localStorage 缓存部分哈希结果,减少重复计算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