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创建单列和复合索引,避免函数操作、隐式转换及全表扫描,优先使用覆盖索引并优化WHERE条件结构,结合EXPLaiN分析执行计划提升查询效率。

在mysql中优化WHERE条件查询,核心是减少扫描的数据量、提升索引使用效率,并避免全表扫描。以下是具体优化方法和建议。
合理使用索引
为WHERE子句中频繁使用的字段创建索引,能显著加快查询速度。
- 对等值查询(如 WHERE user_id = 123)建立单列索引
- 对多条件组合查询,使用复合索引,注意字段顺序:将筛选性高的字段放在前面
- 避免在索引字段上使用函数或表达式,如 WHERE YEAR(create_time) = 2023,应改写为范围查询
优化查询语句结构
- 尽量避免使用 OR 条件连接多个字段,可考虑用 union 替代,尤其是涉及不同索引时
- 用 IN 替代多个 OR 值匹配,但注意IN列表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几百项)
- 避免在WHERE中对字段进行计算或类型转换,如 WHERE status + 1 = 2
利用覆盖索引减少回表
如果查询字段都在索引中,mysql无需回主表查数据,称为“覆盖索引”。
避免全表扫描和隐式类型转换
全表扫描会极大拖慢查询,尤其在大表上。
- 确保查询字段和条件值类型一致,比如字段是int,不要传字符串 ‘123’
- 避免使用 LIKE ‘%xxx’,前导通配符无法使用索引;LIKE ‘xxx%’ 可以用索引
- NULL值判断尽量用 IS NULL 或 IS NOT NULL,并在必要时给字段加默认值
基本上就这些。关键是理解索引机制,结合EXPLAIN分析执行计划,持续观察查询性能变化。不复杂但容易忽略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