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sql中通过RANK()、DENSE_RANK()、ROW_NUMBER()结合OVER()可实现数据排名,三者区别在于处理并列值时是否跳号或连续;使用PARTITION BY可在分组内独立排名,适用于按部门薪资或学生成绩等场景,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函数即可灵活应对各类排名需求。
在 SQL 中,使用窗口函数可以轻松实现数据排名。常见的排名需求如按成绩排序、按销售额排名等,都可以通过 RANK()、DENSE_RANK()、ROW_NUMBER() 等函数配合 OVER() 子句完成。
1. 基本语法结构
窗口函数的基本写法如下:
select 列名, RANK() OVER (ORDER BY 排序列 DESC) AS 排名 FROM 表名;
OVER() 定义了窗口的范围和排序方式。ORDER BY 决定排名依据,可加 PARTITION BY 实现分组内排名。
2. 常见排名函数区别
三种常用排名函数行为不同,适用于不同场景:
- ROW_NUMBER():连续编号,相同值也分配不同序号(靠查询顺序或行物理位置)
- RANK():跳跃排名,相同值并列,跳过后续名次(如 1,1,3)
- DENSE_RANK():密集排名,相同值并列,不跳过后续名次(如 1,1,2)
例如,学生成绩表中两个90分:
SELECT name, score, ROW_NUMBER() OVER (ORDER BY score DESC) AS row_num, RANK() OVER (ORDER BY score DESC) AS rank_num, DENSE_RANK() OVER (ORDER BY score DESC) AS dense_rank_num FROM students;
3. 分组内排名(按部门排名)
使用 PARTITION BY 可在每个组内独立排名。比如统计每个部门员工按薪资排名:
SELECT dept, name, salary, RANK() OVER (PARTITION BY dept ORDER BY salary DESC) AS dept_rank FROM employees;
这样每个部门的最高薪员工排第1,互不影响。
4. 实际应用场景建议
根据业务选择合适函数:
- 获取“前N条记录”去重时用 ROW_NUMBER()
- 显示并列名次(如比赛得分)用 RANK()
- 需要紧凑排名且允许并列时用 DENSE_RANK()
基本上就这些。掌握这几个函数和 OVER 的用法,就能灵活处理大多数排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