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 un 显式创建协程环境,适合生产环境;go 自动启动协程,适用于简单场景。两者均创建协程,但 Co un 更推荐用于复杂应用以确保资源可控和协程边界清晰。
在 swoole 中,go 函数和 Co un 都用于协程的创建与管理,但它们的设计目标和使用场景有明显区别。
1. go 函数:快捷创建协程
go 是 Swoole 提供的一个全局函数,用来快速启动一个协程。它实际上是 SwooleCoroutine::create 的别名,自动开启协程环境并运行传入的回调函数。
特点:
- 无需手动启动协程环境,调用 go 后会自动进入协程模式。
- 适合在非协程环境下直接使用,比如在同步代码中“扔”一个协程去执行任务。
- 底层会自动判断是否需要创建协程调度器。
示例:
go(function () { echo "协程开始 "; Co::sleep(1); echo "协程结束 "; });
这段代码即使在普通 php 脚本中也能运行,Swoole 会自动启用协程调度。
2. Co un:显式启动协程环境
Co un(自 Swoole 4.4+ 推荐)是一个更现代、更安全的方式,用于显式启动一个协程容器。它会创建一个独立的协程运行环境,在其内部才能使用协程 API。
特点:
- 必须通过 Co un 显式开启协程环境,否则很多协程函数无法使用。
- 执行完回调后会自动关闭协程环境,资源更可控。
- 推荐用于 CLI 场景或需要精确控制协程生命周期的情况。
示例:
Co un(function () { echo "协程环境中 "; go(function () { Co::sleep(1); echo "嵌套协程 "; }); Co::sleep(0.5); });
在这个例子中,主逻辑运行在 Co un 创建的协程上下文中,内部还可以继续用 go 创建子协程。
关键区别总结
- go 更像“懒启动”,自动处理协程环境,适合简单场景或快速开发。
- Co un 是“主动开启”,强调明确的协程作用域,更适合复杂应用和生产环境。
- 在 Swoole 5 中,推荐统一使用 Co un,因为它是更规范的协程入口,避免潜在的调度问题。
- 不在 Co un 或 go 内部时,不能直接调用协程 API(如 Co::sleep),会报错。
基本上就这些。如果你写的是简单的协程测试,用 go 没问题;如果是正式项目,尤其是需要稳定协程环境的,优先用 Co un。两者都能创建协程,但 Co un 更清晰地划分了协程边界。不复杂但容易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