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8.0起已移除查询缓存,5.7及以下版本可通过配置query_cache_type、query_cache_size和query_cache_limit参数启用并调整,需重启服务并在[mysqld]段落修改my.cnf或my.ini文件,验证通过SHOW VARIABLES和SHOW STATUS命令查看Qcache相关状态,但高并发写场景下易成瓶颈,建议结合索引优化、InnoDB缓冲池及redis等外部缓存替代。

MySQL 查询缓存(Query Cache)在较新版本中已被弃用,从 MySQL 8.0 开始已完全移除。如果你使用的是 MySQL 5.7 或更早版本,可以在安装后通过配置参数来调整查询缓存。以下是具体操作方法。
确认 MySQL 版本
首先查看当前 MySQL 版本,判断是否支持查询缓存:
mysql –version
如果版本为 8.0 及以上,查询缓存不可用,建议使用其他优化手段,如索引、慢查询分析或外部缓存(如 redis)。
启用并调整查询缓存参数
对于支持的版本(如 5.7),可通过修改配置文件调整查询缓存。配置文件通常位于:
在 [mysqld] 段落中添加或修改以下参数:
query_cache_type = ON
query_cache_size = 64M
query_cache_limit = 2M
说明:
- query_cache_type = ON:启用查询缓存
- query_cache_size:设置缓存总内存大小,建议 64M~256M,过大可能引起性能下降
- query_cache_limit:单条查询结果可缓存的最大值
重启服务并验证设置
保存配置文件后,重启 MySQL 服务:
sudo systemctl restart mysql
登录 MySQL 执行以下命令检查是否生效:
SHOW VARIABLES LIKE ‘query_cache_type’;
SHOW VARIABLES LIKE ‘query_cache_size’;
SHOW STATUS LIKE ‘Qcache%’;
关键状态变量说明:
- Qcache_hits:缓存命中次数,越高说明缓存有效
- Qcache_inserts:缓存写入次数
- Qcache_lowmem_prunes:因内存不足而清理的条目数,若频繁发生应调大 query_cache_size
注意事项与替代方案
查询缓存在高并发写场景下可能成为性能瓶颈,因为任何对表的写操作都会导致相关查询缓存失效。实际使用中需权衡读写比例。
现代应用更推荐:
基本上就这些。如果你还在用老版本且读多写少,适当配置查询缓存能带来提升,但注意监控其实际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