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开启慢查询日志并设置阈值,通过mysqldumpslow和pt-query-digest分析日志定位高频或耗时SQL,再用EXPLaiN检查执行计划,重点关注索引使用、扫描行数及临时表等问题,进而优化查询性能。

在 mysql 中分析慢查询性能,核心是定位执行效率低的 SQL 语句并优化其执行计划。直接开启慢查询日志并结合分析工具是最有效的方式。
启用并配置慢查询日志
确保 MySQL 实例已开启慢查询日志功能,这样系统才会记录执行时间超过阈值的 SQL 语句。
- 检查是否开启:SHOW varIABLES LIKE ‘slow_query_log’;
- 开启慢日志:SET GLOBAL slow_query_log = ‘ON’;
- 设置慢查询阈值(例如超过2秒):SET GLOBAL long_query_time = 2;
- 指定日志文件路径:SET GLOBAL slow_query_log_file = ‘/var/log/mysql/slow.log’;
建议在 my.cnf 配置文件中持久化这些设置,避免重启失效。
使用 mysqldumpslow 分析日志
MySQL 自带的 mysqldumpslow 工具可以汇总和排序慢查询日志内容,快速找出高频或耗时最长的语句。
- 查看最慢的10条查询:mysqldumpslow -s t -t 10 /var/log/mysql/slow.log
- 按出现次数排序,找最频繁的慢查询:mysqldumpslow -s c -t 10 /var/log/mysql/slow.log
- 过滤特定表的慢查询:mysqldumpslow -g “ORDER BY” /var/log/mysql/slow.log
使用 pt-query-digest 进行深度分析
Percona Toolkit 中的 pt-query-digest 是更强大的分析工具,支持统计、聚合和建议生成。
- 安装 Percona Toolkit 后运行:pt-query-digest /var/log/mysql/slow.log
- 输出包含每条 SQL 的执行次数、平均耗时、锁等待时间、扫描行数等关键指标
- 自动识别潜在问题,如全表扫描、缺少索引、临时表使用等
结合 EXPLAIN 分析执行计划
针对定位到的慢 SQL,使用 EXPLAIN 查看其执行计划,判断是否存在性能瓶颈。
- 在 SQL 前加上 EXPLAIN:EXPLAIN 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user_id = 123;
- 关注 key 是否为 NULL(未走索引)、rows 扫描行数是否过大、type 是否为 ALL(全表扫描)
- 检查 Extra 字段是否有 using filesort 或 Using temporary,这些通常表示性能问题
基本上就这些。开启日志、收集数据、用工具分析、再深入查执行计划,就能系统性地优化慢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