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ry存储引擎将数据存于内存,读写快但不持久,适合临时缓存;使用表级锁,写操作易阻塞,并支持哈希与B树索引,但受max_heap_table_size限制,存在内存浪费和并发瓶颈。

Memory存储引擎在mysql中是一个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的引擎,主要用于需要快速访问和临时数据处理的场景。它的主要特点是速度快,但数据不具备持久性。
数据存储在内存中
Memory引擎表的数据全部保存在RAM中,读写速度非常快,适合用于缓存、临时结果集或高频查询的小表。
- 每次查询和更新操作无需磁盘I/O,响应时间极短
- 适用于对性能要求高、数据量小且可丢失的场景
表级锁机制
Memory引擎使用表级锁(table-level locking),在并发写入时容易产生锁争用。
- 多个写操作不能同时进行,影响并发性能
- 读操作可以并发,但写操作会阻塞其他读写请求
支持哈希索引和B树索引
Memory引擎允许为列创建不同类型的索引,优化查询效率。
- HASH索引:适合等值查询(如WHERE col = value),查找速度极快
- BTree索引:支持范围查询和排序操作(如WHERE col > 10 ORDER BY col)
数据不持久化
由于数据保存在内存中,实例重启或崩溃会导致表中数据全部丢失。
- 表结构仍会保留,但数据清空
- 不适合存储重要业务数据,仅用于临时用途
固定长度行存储
Memory引擎将所有行视为固定长度,即使使用VARCHAR也会按最大长度分配空间。
- 可能导致内存浪费,尤其是存在长变长字段时
- 影响可存储的数据行总数,受max_heap_table_size参数限制
基本上就这些。Memory引擎适合做临时缓存或中间计算表,速度快但不可靠,使用时注意数据生命周期和资源控制。不复杂但容易忽略的是内存限制和锁机制带来的性能瓶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