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d::shared_ptr通过引用计数管理对象生命周期,强引用计数控制对象销毁,弱引用计数避免循环引用,使用控制块存储计数信息,make_shared提升性能,多线程下计数操作原子但对象访问需额外同步。
在c++中,std::shared_ptr 是一种智能指针,用于实现共享所有权的动态对象管理。它的核心机制是引用计数,通过自动追踪有多少个
shared_ptr
实例指向同一个对象,确保对象在不再被使用时自动释放,避免内存泄漏。
引用计数的基本原理
每个
shared_ptr
实例都指向一个控制块(control block),这个控制块包含两个关键计数:
- 强引用计数(strong reference count):记录当前有多少个
shared_ptr
正在共享该对象。只要这个计数大于0,对象就不会被销毁。
- 弱引用计数(weak reference count):记录有多少个
weak_ptr
指向该控制块。它不影响对象的生命周期,仅用于观察对象是否还存在。
当最后一个
shared_ptr
被销毁或重置时,强引用计数变为0,此时会自动调用所管理对象的析构函数,并释放内存。
控制块的创建与共享
控制块通常在以下情况被创建:
立即学习“C++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 使用
std::make_shared<T>()
创建对象时,对象和控制块在一块内存中分配,效率更高。
- 用裸指针构造
shared_ptr
时,单独分配控制块。
多个
shared_ptr
共享同一个对象时,它们指向同一个控制块,共享引用计数。例如:
std::shared_ptr<int> p1 = std::make_shared<int>(42); std::shared_ptr<int> p2 = p1; // 引用计数从1变为2
此时,控制块中的强引用计数为2。当
p1
和
p2
都离开作用域后,计数减至0,对象被销毁。
引用计数的操作细节
引用计数的增减发生在以下操作中:
- 拷贝构造:新
shared_ptr
从已有实例构造,强引用计数+1。
- 赋值操作:一个
shared_ptr
赋值给另一个,原对象引用计数-1,新指向对象计数+1。
- 析构或 reset:释放对对象的持有,引用计数-1,若为0则触发删除。
这些操作都是原子的(在多线程环境下),确保引用计数线程安全。但注意:指向的对象本身并不自动线程安全,需额外同步。
循环引用问题与 weak_ptr
当两个或多个对象通过
shared_ptr
相互引用时,引用计数永远无法降为0,导致内存泄漏。例如:
struct node { std::shared_ptr<Node> parent; std::shared_ptr<Node> child; };
如果
a->child = b; b->parent = a;
,则 a 和 b 的引用计数至少为1,即使外部指针释放也无法销毁。
解决方法是使用
std::weak_ptr
打破循环。它不增加强引用计数,只观察对象是否存在。访问前需调用
lock()
获取临时
shared_ptr
。
基本上就这些。引用计数是
shared_ptr
的核心,理解它有助于写出安全高效的C++代码。关键是掌握控制块、强弱引用的区别,以及避免循环引用。不复杂但容易忽略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