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并解决 python 中修改二维数组元素时遇到的“所有行元素同时改变”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的根源——列表的引用特性,我们将提供一种创建真正独立的二维数组的方法,并给出修改后的代码示例,确保对数组元素的修改只影响目标位置,从而实现预期的功能。
在 Python 中,创建二维数组时,如果直接使用乘法操作符复制列表,可能会导致所有行引用同一个列表对象。这意味着修改其中一行中的元素,会影响到所有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确保每一行都是一个独立的列表。
问题分析:列表的引用
原代码中使用 white_board.append(white_board[0]) 创建二维数组,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将 white_board[0] 的引用添加到 white_board 中多次。因此,white_board 中的所有行都指向同一个列表对象。修改任何一行,实际上修改的是同一个列表对象,所以所有行都会受到影响。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解决方案:创建独立的列表
要创建真正的二维数组,需要确保每一行都是一个独立的列表对象。可以使用列表推导式来实现这一点:
white_board = [[0] * 100 for _ in range(100)]
这段代码会创建 100 个独立的列表,每个列表包含 100 个 0。这样,修改任何一行都不会影响到其他行。
完整代码示例
以下是修改后的完整代码,解决了二维数组元素修改的问题:
white_board = [[0] * 100 for _ in range(100)] n = int(input()) posL = [] # dot's position List for _ in range(n): a, b = map(int, input().split()) posL.append((a, b)) for y in posL: indY = 100 - y[1] for _ in range(10): indX = y[0] - 1 for _ in range(10): if white_board[indY][indX] == 0: white_board[indY][indX] = 1 indX += 1 indY -= 1 total_inked_area = sum(row.count(1) for row in white_board) print(total_inked_area)
代码解释:
- white_board = [[0] * 100 for _ in range(100)]: 使用列表推导式创建了一个 100×100 的二维数组,每个元素初始化为 0。
- n = int(input()): 读取输入的点的数量。
- posL = []: 创建一个空列表,用于存储点的坐标。
- for _ in range(n):: 循环读取每个点的坐标。
- a, b = map(int, input().split()): 读取点的 x 和 y 坐标。
- posL.append((a, b)): 将点的坐标添加到 posL 列表中。
- for y in posL:: 循环遍历每个点。
- indY = 100 – y[1]: 计算 y 坐标对应的数组索引。
- for _ in range(10):: 循环 10 次,表示正方形的 10 行。
- indX = y[0] – 1: 计算 x 坐标对应的数组索引。
- for _ in range(10):: 循环 10 次,表示正方形的 10 列。
- if white_board[indY][indX] == 0:: 检查当前位置是否为 0。
- white_board[indY][indX] = 1: 如果当前位置为 0,则将其设置为 1。
- indX += 1: 更新 x 坐标索引。
- indY -= 1: 更新 y 坐标索引。
- total_inked_area = sum(row.count(1) for row in white_board): 计算二维数组中 1 的总数,即被覆盖的面积。
- print(total_inked_area): 打印被覆盖的面积。
注意事项:
- 理解列表的引用特性是避免此类问题的关键。
- 在创建二维数组时,务必确保每一行都是独立的列表对象。
- 列表推导式是创建独立列表的有效方法。
总结:
通过使用列表推导式创建独立的二维数组,可以避免因列表引用导致的元素修改问题。在处理二维数组时,务必注意列表的引用特性,确保代码的正确性和可预测性。 本文提供了一种通用的解决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需要修改二维数组元素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