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Code苹果版怎么安装_VSCode在macOS系统下载与安装配置教程

安装vscode需从官网下载对应芯片版本的.dmg文件,拖拽至“应用程序”文件夹完成安装;2. 首次启动可能因Gatekeeper机制受阻,可通过右键“打开”或在“隐私与安全性”中点击“仍要打开”来解决;3. 为实现终端快速启动,可在VSCode命令面板执行“Shell Command: Install ‘code’ command in PATH”以添加到系统路径;4. 推荐配置包括设置深色主题、等宽字体与自动保存,并安装ESLint、Prettier、gitLens等实用扩展以提升开发效率。

VSCode苹果版怎么安装_VSCode在macOS系统下载与安装配置教程

macos系统上安装VSCode其实非常直接,核心步骤就是从官方网站下载

.dmg

安装包,然后像安装其他macOS应用一样,将它拖拽到“应用程序”文件夹即可。之后,你可能需要处理一下首次启动时的安全提示,并根据个人习惯进行一些基础配置,比如让它能从终端快速启动。

解决方案

安装visual studio Code在macOS上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访问官方下载页面: 打开你的浏览器,前往VSCode的官方下载页面(
    code.visualstudio.com/download

    )。

  2. 选择macOS版本: 在下载页面中,你会看到针对不同操作系统的下载选项。找到并点击“Mac”旁边的“Apple Silicon”或“Intel chip”版本,根据你的Mac处理器类型选择。现在大多数新Mac都是Apple Silicon(M系列芯片),老款则是Intel。下载一个
    .dmg

    文件。

  3. 打开
    .dmg

    文件: 下载完成后,双击下载的

    .dmg

    文件。这会挂载一个虚拟磁盘映像,通常会弹出一个窗口,里面包含VSCode的应用程序图标和一个“应用程序”文件夹的快捷方式。

  4. 拖拽到应用程序文件夹: 将VSCode的应用程序图标直接拖拽到这个窗口中的“应用程序”文件夹快捷方式上。或者,你也可以手动打开Finder,导航到“应用程序”文件夹,然后将VSCode图标拖进去。
  5. 完成安装: 拖拽完成后,VSCode就成功安装到你的macOS系统上了。你可以将
    .dmg

    文件弹出(右键点击Finder侧边栏的VSCode磁盘映像,选择“弹出”),然后删除下载的

    .dmg

    文件,以节省空间。

  6. 首次启动: 打开“应用程序”文件夹,找到并双击“visual studio code”图标来启动它。首次启动时,macOS可能会询问你是否确定要打开从互联网下载的应用,点击“打开”即可。

首次启动VSCode,macOS系统可能会有哪些安全提示?又该如何处理?

当你在macOS上首次启动一个从互联网下载的应用程序,尤其是非App Store来源的,macOS的Gatekeeper安全机制通常会跳出来给你一个提示。我遇到过不少次,它会说“‘Visual Studio Code’来自不明开发者。您确定要打开它吗?”或者更直接地告诉你无法打开,因为它“不是从App Store下载的”。这其实是macOS为了保护用户免受恶意软件侵害的一个正常行为,不用太担心。

处理这种情况有几种方法:

  • 最直接的方法(推荐): 在“应用程序”文件夹中,不要双击VSCode图标,而是按住
    Control

    (或者右键点击),然后从上下文菜单中选择“打开”。这时弹出的对话框会多一个“打开”按钮,允许你绕过Gatekeeper的警告,明确表示你信任这个应用。之后,这个应用就会被添加到信任列表,以后双击就可以直接打开了。

  • 通过“系统设置”/“系统偏好设置”: 如果你已经尝试双击并被完全阻止了,可以去“系统设置”(macOS Ventura及更高版本)或“系统偏好设置”(macOS Monterey及更早版本)>“隐私与安全性”>“通用”选项卡。在底部,你可能会看到一个提示,说“‘Visual Studio Code’已被阻止使用,因为它不是来自已识别的开发者。”旁边会有一个“仍要打开”的按钮。点击它,然后输入你的管理员密码,就可以授权打开了。

我的经验是,通常第一次用

Control

键点击“打开”就足够了。Gatekeeper的这个机制虽然有时会让人觉得有点麻烦,但它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macOS的安全性,所以理解并正确处理它很重要。

如何在macOS终端快速启动VSCode,并将其添加到系统路径?

对于我个人而言,作为开发者,能直接在终端里输入

code .

就打开当前目录的VSCode,是提升效率的关键。VSCode非常贴心地内置了这个功能,省去了我们手动配置环境变量的麻烦。

要实现这一点,你需要:

  1. 打开VSCode: 确保VSCode已经正常启动。
  2. 打开命令面板: 使用快捷键
    Shift + Command + P

    (⇧⌘P) 来打开命令面板。这是一个VSCode里非常强大的工具,几乎所有内置命令和插件命令都能在这里找到。

  3. 搜索并执行命令: 在命令面板中,输入“shell command”(或者只输入“shell”),你会看到一个名为“Shell Command: Install ‘code’ command in PATH”的选项。
  4. 点击执行: 点击这个选项。VSCode会提示你输入管理员密码,以授权它修改系统路径。输入密码并确认。

一旦成功执行,你就可以打开任何一个终端窗口(比如macOS自带的Terminal或者iTerm2),然后:

  • 输入
    code .

    :这会在当前终端所在的目录打开一个新的VSCode窗口。

  • 输入
    code [文件名]

    :这会用VSCode打开指定的文件。

  • 输入
    code [文件夹路径]

    :这会用VSCode打开指定的文件夹。

这个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流效率,尤其是在处理多个项目或者需要快速检查某个文件的时候。它避免了每次都要手动在Finder里找到文件或文件夹,再右键选择“用VSCode打开”的繁琐步骤。

安装VSCode后,macOS用户有哪些推荐的个性化配置和实用扩展?

VSCode的强大之处,很大一部分在于它的高度可定制性和丰富的扩展生态。刚安装完,我通常会做一些基础配置和安装一些我认为必不可少的扩展,这能让我的开发体验更上一层楼。

个性化配置(

settings.JSon

):

  • 主题(Theme): 这是视觉上的第一印象。我个人偏爱深色主题,比如
    One Dark Pro

    或者

    Monokai Pro

    ,它们对眼睛更友好,代码高亮也更清晰。你可以在“文件”>“首选项”>“颜色主题”中选择。

  • 字体(Font): 我会把字体设置成等宽编程字体,比如
    Fira Code

    JetBrains Mono

    ,并且开启字体连字(ligatures),这能让

    ==

    ->

    !=

    这样的符号显示得更漂亮,提高代码可读性。在

    settings.json

    中,你可以这样设置:

    "editor.fontFamily": "Fira Code", "editor.fontLigatures": true, "editor.fontSize": 14, // 根据个人喜好调整
  • 自动保存(auto Save): 强烈建议开启,这能省去频繁
    Command + S

    的麻烦,让你可以更专注于编码。在“文件”>“自动保存”中选择“onFocusChange”或“afterDelay”。

  • 文件图标主题(File Icon Theme): 安装一个好看的文件图标主题,比如
    Material Icon Theme

    ,可以让项目结构在侧边栏看起来更直观、更美观。

实用扩展(Extensions):

  • ESLint / Prettier: 如果你写JavaScript/typescript,这两个几乎是标配。ESLint帮助你检查代码规范和潜在错误,Prettier则能自动格式化代码,确保团队风格统一。
  • GitLens — Git supercharged: 这个扩展提供了非常强大的Git集成功能,比如在代码旁边显示每一行的提交信息(Git Blame),查看文件历史,以及便捷的Git命令操作。对于任何需要版本控制的项目,它都极具价值。
  • Path Intellisense: 在你输入文件路径时提供自动补全,这对于项目文件多的情况非常有用,能减少很多拼写错误。
  • Live Server: 如果你经常进行前端开发,这个扩展可以在你修改html/css/JS文件时,自动在浏览器中刷新页面,大大提高调试效率。
  • Markdown All in One: 如果你像我一样经常写Markdown文档,这个扩展提供了很多方便的快捷键和功能,比如目录生成、列表自动补全等。

这些配置和扩展,都是我在macOS上使用VSCode时逐步摸索出来的,它们让我的开发环境变得更加高效和舒适。当然,每个人的需求不同,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开发语言和习惯,进一步探索VSCode的扩展市场。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