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语言通过高阶函数实现装饰器模式,以函数包装函数的方式扩展功能而不修改原逻辑。1. 定义统一函数类型如HandlerFunc;2. 编写基础函数如Hello;3. 创建装饰器函数WithLogging添加日志;4. 实现WithTiming统计耗时;5. 支持链式组合如WithLogging(WithTiming(Hello)),执行顺序由外向内;6. 可针对http场景封装HTTPLogger等通用装饰器。该模式依赖类型匹配与调用顺序,适用于日志、中间件等场景。
在Go语言中,虽然没有像python那样的
@decorator
语法糖,但通过函数式编程的思想,可以很自然地实现装饰器模式。装饰器本质是“函数包装函数”,在不修改原函数逻辑的前提下,为其扩展功能,比如日志记录、权限校验、耗时统计等。
1. 基本函数类型定义
要实现装饰器,先定义统一的函数签名类型。比如处理HTTP请求的处理器:
type HandlerFunc func(string) string
这个函数接收一个字符串参数,返回一个字符串结果。你可以根据实际场景替换成
http.HandlerFunc
或其他类型。
2. 编写基础功能函数
先写一个简单的业务函数:
立即学习“go语言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func Hello(name string) string { return "Hello, " + name } </font>
3. 实现装饰器:添加日志功能
写一个装饰器函数,接收原函数,返回一个功能增强的新函数:
func WithLogging(fn HandlerFunc) HandlerFunc { return func(name string) string { fmt.Printf("调用函数,参数: %sn", name) result := fn(name) fmt.Printf("函数返回: %sn", result) return result } } </font>
这个装饰器在调用前后打印日志,原函数逻辑不受影响。
4. 实现多个装饰器组合
可以再写一个统计执行时间的装饰器:
func WithTiming(fn HandlerFunc) HandlerFunc { return func(name string) string { start := time.Now() result := fn(name) fmt.Printf("执行耗时: %vn", time.Since(start)) return result } } </font>
多个装饰器可以链式调用:
handler := WithLogging(WithTiming(Hello)) result := handler("Alice") </font>
执行顺序是从外到内:先日志 → 再计时 → 调用Hello。
5. 更通用的装饰器写法(支持任意函数)
如果想支持不同签名的函数,可以用
和反射,但更推荐针对场景封装。例如针对
http.HandlerFunc
的装饰器:
func HTTPLogger(next http.HandlerFunc) http.HandlerFunc { return func(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fmt.Printf("[%s] %sn", r.Method, r.URL.Path) next(w, r) } } </font>
在HTTP服务中这样使用:
http.HandleFunc("/hello", HTTPLogger(func(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fmt.Fprintln(w, "Hello World") })) </font>
Go的装饰器模式依赖高阶函数,通过传入函数并返回新函数来实现功能增强。这种方式清晰、灵活,适合中间件、日志、监控等场景。基本上就这些,不复杂但容易忽略的是类型匹配和调用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