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如何设置不同应用音量?音频单独控制技巧

macos没有内置应用音量混音器,需借助第三方工具实现;2. 推荐使用soundsource,它提供菜单栏控制面板,支持为每个应用独立调节音量、选择输出设备及添加音频效果;3. 免费替代方案包括使用blackhole虚拟音频驱动配合音频midi设置进行复杂路由,或依赖应用内音量控制;4. 使用第三方工具时需注意系统稳定性、权限安全、软件冲突及资源占用问题,建议从官方渠道下载并及时更新以确保兼容性。

Mac如何设置不同应用音量?音频单独控制技巧

在MacBook上要单独控制每个应用的音量?很遗憾,macos系统本身没有提供windows那样方便的内置功能,比如一个全局的音量混音器,让你能一眼看到所有正在发声的应用并独立调节。但别担心,这不代表做不到,只是需要一点外部工具的帮助,或者说,换个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

解决方案

要实现Mac上不同应用的音量单独控制,最直接、最优雅的解决方案是借助第三方专业音频工具。我个人用下来,SoundSource(由Rogue Amoeba开发)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简直就是Mac用户梦寐以求的“系统级音量混音器”。

安装SoundSource后,它会常驻在你的菜单栏。点击图标,你会看到一个简洁的面板,里面列出了所有正在播放声音的应用,比如safarichrome、Spotify、zoom、甚至系统通知音等等。每个应用旁边都有独立的音量滑块,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调整它们,互不干扰。

举个例子,我在开视频会议时,可能需要把Zoom的音量调高,同时背景的Spotify音乐则希望放轻一点,以免影响会议。有了SoundSource,这简直是小菜一碟,直接拖动两个应用的音量滑块就行了。更厉害的是,它还允许你为每个应用设置独立的输出设备(比如让Spotify从外接音箱出声,而Zoom的声音只通过耳机),甚至还能为每个应用添加均衡器(EQ)和各种音频效果,这在处理一些音频源质量不高的情况时特别有用。

这个工具的强大之处在于,它几乎能接管macos的整个音频输出链,让你拥有前所未有的控制权。虽然它是付费软件,但对于那些对音频体验有较高要求、或者日常工作需要频繁切换和调整音量的用户来说,绝对是物超所值的一笔投资。

为什么macOS没有内置的应用音量混音器?

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无奈的。苹果在设计macOS的时候,似乎总倾向于一种“大道至简”的哲学,就是希望用户能专注于内容本身,而不是在各种细枝末节上纠结。所以,一个统一的系统音量控制,在他们看来可能就足够了。他们可能觉得,大多数用户只需要一个主音量旋钮,然后让应用自己去管理内部的音量平衡。

但对于我这种需要同时开着音乐、视频会议、又时不时刷刷短视频的人来说,这简直是个噩梦。想想看,Windows系统几十年前就有了这个功能,macOS到现在都没有内置,这确实让人有点费解。这可能也和macOS的底层音频架构设计有关,它更倾向于一个高度集成和简化的音频流管理,而不是像Windows那样提供一个开放的、细粒度的混音接口给用户。这种设计理念上的差异,导致了功能上的缺失,也让很多Mac用户不得不转向第三方解决方案。

除了SoundSource,还有哪些免费或替代方案可以尝试?

当然,SoundSource虽然好用,但毕竟是付费的。如果你预算有限,或者只是偶尔有这种需求,也有一些免费或替代的思路可以尝试,只是它们通常没有SoundSource那么全面和方便。

一个比较常见的免费方案是使用BlackHole。这是一个开源的虚拟音频驱动,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虚拟的音频线缆。它本身不是一个音量混音器,但你可以用它来创建虚拟的音频通道,再配合macOS自带的“音频MIDI设置”,理论上可以实现更复杂的音频路由。比如,你可以把一个应用的音频输出到BlackHole,然后从BlackHole再输出到你的耳机,同时在“音频MIDI设置”里调整BlackHole通道的音量。不过,这玩意儿上手门槛有点高,更适合那些对音频系统有一定了解,并且愿意折腾的朋友。设置过程相对繁琐,而且不能直接看到每个应用的音量滑块,操作起来远不如SoundSource直观。

另外,一个最简单也最直接的“替代”方案,就是充分利用应用内部的音量控制。很多应用,比如Spotify、youtube(在浏览器里播放时)、VLC播放器、甚至一些游戏,它们自己内部都会有音量调节选项。如果你只是想单独控制某个特定应用的音量,优先去它自己的设置里找找看,这往往是最不费力的方法。但这显然不是一个系统级的解决方案,每次都要进应用里调,效率很低。

使用第三方音频工具时,需要注意哪些潜在问题或兼容性?

使用第三方音频工具,尤其是那些需要安装系统级驱动的,确实有一些潜在的问题和兼容性需要注意。毕竟,它们深入到了macOS的音频核心,任何一点不兼容都可能带来麻烦。

首先是系统稳定性问题。音频驱动程序本身就比较底层和敏感。我个人就遇到过,macOS一个大版本更新后,之前用得好好的音频驱动突然就失灵了,或者导致系统声音卡顿、失真。这时候,就得去官网看看有没有新版本驱动,或者干脆卸载重装。所以,在macOS大版本更新前,最好检查一下你使用的音频工具是否已经更新支持新系统。

其次是权限和安全性。这些工具需要访问你的麦克风和系统音频,甚至可能需要安装系统扩展。首次使用时,macOS会弹出提示要求你授权。务必确保你下载的工具是来自官方网站,而不是不明来源,以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

再来是潜在的冲突。如果你安装了多个类似的音频工具,或者同时运行了其他需要接管音频的软件(比如录屏软件、直播软件),它们之间可能会产生冲突,导致音频输出混乱、无声或者出现杂音。排查这种问题会比较麻烦,通常需要逐一禁用或卸载来定位问题源头。

最后,虽然现代Mac的性能普遍很强,但这些工具毕竟会占用一些系统资源,可能会有轻微的延迟或CPU占用。不过,对于SoundSource这类优化得很好的工具来说,这种影响通常是微乎其微的,正常使用几乎感觉不到。但如果你是在进行专业的音频制作,对延迟有极高要求,那在选择和使用时就需要更谨慎一些。

总的来说,第三方工具虽然解决了macOS的痛点,但使用时多留个心眼,定期更新软件,并从官方渠道获取,就能大大降低遇到问题的概率。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