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怎样创建和启动多线程程序 java多线程编程的基础操作方法

Java中创建和启动线程程序的核心方法有两种:1. 实现runnable接口,将任务逻辑与线程解耦,便于任务复用和线程池管理;2. 继承Thread类,直接定义线程行为,但受限于java单继承机制。应优先选择实现runnable接口,因其更符合单一职责原则且灵活性更高。启动线程必须调用start()方法,它会由jvm创建新线程并异步执行run()中的任务;若直接调用run(),则仅作为普通方法在当前线程同步执行,无法实现并发线程生命周期包括五种状态:new(新建)、runnable(可运行)、blocked(阻塞)、waiting(无限等待)、timed_waiting(限时等待)和terminated(终止),理解这些状态有助于分析和调试多线程程序的执行行为。

java怎样创建和启动多线程程序 java多线程编程的基础操作方法

Java中创建和启动多线程程序,核心在于定义好线程要执行的任务,然后通过

Thread

类来调度和启动这个任务。这通常有两种基本方式:要么让你的任务类实现

Runnable

接口,要么直接继承

Thread

类。无论哪种,最终都是通过调用

Thread

实例的

start()

方法来真正启动一个新线程。

解决方案

创建和启动多线程程序,我们通常会选择以下两种路径:

1. 实现

Runnable

接口

立即学习Java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这是更推荐的方式,因为它将任务(

Runnable

)与线程(

Thread

)本身解耦。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但只能继承一个类,所以用

Runnable

能更好地规避Java的单继承限制。

  • 定义任务: 创建一个类实现

    Runnable

    接口,并重写其

    run()

    方法。

    run()

    方法里就是你希望新线程执行的代码逻辑。

    class MyRunnableTask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String taskName;      public MyRunnableTask(String name) {         this.taskName = na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正在执行任务: " + taskName);         try {             // 模拟任务执行耗时             Thread.sleep(100 + (long)(Math.random() * 5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taskName + " 被中断了!");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 // 重新设置中断状态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完成了任务: " + taskName);     } }
  • 创建并启动线程: 实例化

    MyRunnableTask

    ,然后将其作为参数传递给

    Thread

    类的构造器,最后调用

    Thread

    对象

    start()

    方法。

    public class ThreadWithRunnable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主线程开始...");          // 创建Runnable任务实例         Runnable task1 = new MyRunnableTask("下载文件A");         Runnable task2 = new MyRunnableTask("处理数据B");         Runnable task3 = new MyRunnableTask("发送邮件C");          // 创建Thread实例并传入Runnable任务         Thread thread1 = new Thread(task1, "工作线程-1");         Thread thread2 = new Thread(task2, "工作线程-2");         Thread thread3 = new Thread(task3, "工作线程-3");          // 启动线程         thread1.start();         thread2.start();         thread3.start();          System.out.println("主线程继续执行,不再等待子线程...");         // 主线程可以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主线程结束。");     } }

2. 继承

Thread

这种方式更直接,但由于Java的单继承特性,你的任务类就不能再继承其他类了。

  • 定义任务: 创建一个类继承

    Thread

    类,并重写其

    run()

    方法。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private String taskName;      public MyThread(String name) {         super(name); // 调用父类构造器设置线程名         this.taskName = na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正在执行任务: " + taskName);         try {             // 模拟任务执行耗时             Thread.sleep(50 + (long)(Math.random() * 3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taskName + " 被中断了!");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完成了任务: " + taskName);     } }
  • 创建并启动线程: 直接实例化

    MyThread

    类,然后调用其

    start()

    方法。

    public class ThreadExtends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主线程开始...");          // 创建MyThread实例         MyThread threadA = new MyThread("独立线程-A");         MyThread threadB = new MyThread("独立线程-B");          // 启动线程         threadA.start();         threadB.start();          System.out.println("主线程继续执行...");         try {             Thread.sleep(8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主线程结束。");     } }

java多线程中,Runnable和Thread有什么区别,我该如何选择?

这确实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弄清楚它至关重要。简单来说,

Runnable

是一个接口,它定义了“要执行什么任务”,而

Thread

是一个类,它定义了“如何执行这个任务”。

Runnable

的本质,是把任务的逻辑和线程的控制分开了。当你实现

Runnable

时,你只是告诉Java虚拟机:“嘿,这是我想让某个线程去跑的代码。”至于哪个线程来跑,怎么调度,那都是

Thread

类的事情。这种分离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你的任务类可以专注于业务逻辑,不用关心线程的生命周期管理。更重要的是,Java是单继承的语言,如果你已经继承了某个业务类,就不能再继承

Thread

了。而实现接口则没有这个限制,你可以实现多个接口,包括

Runnable

。这让

Runnable

在实际项目中更具灵活性和复用性,特别是在线程池的场景下,你通常提交的就是

Runnable

任务。

相比之下,继承

Thread

类显得更直接,但也有其局限性。当你继承

Thread

时,你的类“就是”一个线程。这意味着你的业务逻辑和线程行为紧密耦合在一起。如果你想让多个线程执行同一个任务,你可能需要创建多个

Thread

子类的实例,每个实例都包含一份任务逻辑。这在资源共享上可能会带来一些不便。

所以,我的建议是:

  • 优先使用
    Runnable

    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只需要定义一个可执行的任务,而不是去定义一个全新的线程类型。它更符合面向对象设计原则中的“单一职责原则”,任务就是任务,线程就是线程。

  • 只有当你需要扩展
    Thread

    类的行为时,才考虑继承

    Thread

    比如,你需要自定义线程的一些特定行为,或者为线程添加一些特有的属性和方法,而不仅仅是执行一个任务。但这样的场景相对较少。

从我的个人经验来看,当你开始接触更高级的并发工具,比如

ExecutorService

(线程池),你会发现它们都是围绕

Runnable

(或

Callable

)设计的。这进一步印证了

Runnable

作为任务定义者的核心地位。

启动线程时,为什么是调用start()而不是直接调用run()?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误区,也是初学者经常会犯的错误。直观上,我们看到

run()

方法里是线程要执行的代码,就觉得直接调用它就行了。但实际上,

start()

run()

的调用效果是天壤之别。

当你调用一个

Thread

对象的

start()

方法时,JVM会做一系列底层操作:

  1. 分配系统资源: JVM会向操作系统申请创建一个新的线程。操作系统会为这个新线程分配独立的空间、程序计数器等资源。
  2. 线程注册: 这个新创建的线程会被注册到JVM的线程调度器中,等待被CPU调度执行。
  3. 异步执行:
    start()

    方法会立即返回,而

    run()

    方法里的代码则会在这个新创建的线程中异步、并发地执行。这意味着调用

    start()

    的主线程(或者说,当前线程)不会被阻塞,它可以继续执行自己的代码。

而如果你直接调用

run()

方法呢?

  1. 普通方法调用:
    run()

    方法就只是一个普通的Java方法调用。

  2. 同步执行: 它的代码会在当前线程中同步执行。也就是说,哪个线程调用了
    run()

    run()

    方法里的代码就在哪个线程里执行。它不会创建任何新的线程,也不会有任何并发的效果。调用

    run()

    的线程会一直等到

    run()

    方法执行完毕,才继续执行它后面的代码。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快递员(线程),他需要去送包裹(任务)。

start()

就像是快递公司给你安排了一个新的快递员,他会独立地去送包裹,你可以在家里继续做自己的事情。而直接调用

run()

,就相当于你自己拿起包裹,亲自去送了,你得等到送完才能回来做别的事。

所以,要真正实现多线程和并发,

start()

是唯一的正确入口。它才是启动一个全新执行流的关键。

Java多线程程序运行中,有哪些常见的线程状态和生命周期?

理解线程的生命周期和状态对于调试和优化多线程程序至关重要。一个线程从诞生到消亡,会经历不同的状态。Java的

Thread.State

枚举定义了这些状态,它们分别是:

  1. NEW (新建):

    • 当你使用
      new Thread()

      创建了一个线程对象,但还没有调用它的

      start()

      方法时,线程就处于这个状态。

    • 它只是一个普通的Java对象,还没有被操作系统识别为线程。
  2. RUNNABLE (可运行/运行中):

    • 当你调用了线程的
      start()

      方法后,线程就进入了

      Runnable

      状态。

    • 这个状态表示线程可能正在运行(获得了CPU时间片),或者它已经准备好运行(正在等待CPU调度)。
    • Java的
      Runnable

      状态包含了操作系统层面的“运行中”和“就绪”两种状态。

  3. BLOCKED (阻塞):

    • 当一个线程试图获取一个对象的内部锁(也称为监视器锁,
      synchronized

      关键字)但该锁已经被其他线程持有,它就会进入

      BLOCKED

      状态。

    • 线程会一直等待,直到它能够获取到所需的锁。
  4. WAITING (等待):

    • 线程进入无限期等待状态,直到另一个线程执行了特定的操作来唤醒它。
    • 常见进入
      WAITING

      状态的方法有:

      • Object.wait()

        :当一个线程在某个对象上调用

        wait()

        方法时,它会释放该对象的锁并进入

        WAITING

        状态。

      • Thread.join()

        :当一个线程调用另一个线程的

        join()

        方法时,它会等待被

        join

        的线程执行完毕。

      • LockSupport.park()

        :JUC(

        java.util.concurrent

        )包中的低级别同步原语。

  5. TIMED_WAITING (有时限等待):

    • 线程在指定的时间内等待另一个线程执行特定操作,或者等待指定的时间过去。
    • WAITING

      类似,但有时间限制。

    • 常见进入
      TIMED_WAITING

      状态的方法有:

      • Thread.sleep(long millis)

        :线程休眠指定时间。

      • Object.wait(long timeout)

        :在指定时间内等待对象锁。

      • Thread.join(long millis)

        :在指定时间内等待被

        join

        的线程。

      • LockSupport.parkNanos(Object blocker, long nanos)

        /

        LockSupport.parkUntil(long deadline)

  6. TERMINATED (终止):

    • 线程的
      run()

      方法执行完毕,或者因异常而退出,线程就进入

      TERMINATED

      状态。

    • 一旦线程进入
      TERMINATED

      状态,它就不能再被重新启动了。如果你尝试再次调用

      start()

      ,会抛出

      IllegalThreadStateException

这些状态构成了线程的完整生命周期。理解它们,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线程的运行情况,比如为什么某个线程“卡住”了(可能是

BLOCKED

WAITING

),或者为什么没有并发效果(可能

start()

没被正确调用,

run()

直接执行了)。在实际开发中,使用JMX工具或者JDK自带的

jstack

命令,可以查看JVM中所有线程的当前状态,这对于诊断并发问题非常有帮助。

以上就是java怎样创建和启动多线程程序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