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器模式适合处理特定规则的语义解析问题,尤其适用于构建简单的dsl。1. 通过定义统一的expression接口并实现interpret()方法,将语言规则映射为对象模型,例如startswithexpression用于判断输入是否以某前缀开头;2. 构建andexpression或orexpression等组合表达式以支持复杂逻辑判断;3. 通过parsedsl函数解析用户dsl字符串并生成对应的表达式树;4. 在业务代码中调用表达式的interpret方法进行规则匹配,适用于路由配置、权限控制、日志过滤等场景,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解释器模式适合处理一些特定规则的语义解析问题,比如构建简单的 DSL(领域特定语言),用 golang 实现时虽然语法不如动态语言灵活,但通过结构清晰的设计仍然可以达到目的。关键在于把语言的文法规则映射为对象模型,并设计一个解释引擎来执行这些规则。
定义表达式接口与具体实现
解释器模式的核心是定义一个统一的表达式接口,所有语法元素都实现这个接口并提供 Interpret() 方法。例如:
type Expression interface { Interpret(context string) bool }
接着根据 DSL 的文法规则创建具体的表达式类。比如判断输入是否以某个前缀开头的表达式:
立即学习“go语言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type StartsWithExpression struct { prefix string } func (e *StartsWithExpression) Interpret(input string) bool { return strings.HasPrefix(input, e.prefix) }
这样每个规则都可以封装成独立的表达式,便于组合和扩展。
构建复合表达式支持复杂逻辑
为了支持更复杂的条件判断,可以引入组合表达式,比如 AndExpression 或 OrExpression:
type AndExpression struct { left Expression right Expression } func (e *AndExpression) Interpret(input string) bool { return e.left.Interpret(input) && e.right.Interpret(input) }
这种方式允许你将多个简单规则拼接成复杂的逻辑结构,比如“输入以 A 开头并且包含 B”,只需构造对应的组合即可。
解析用户输入生成表达式树
实际使用中需要将用户的 DSL 字符串转换为表达式对象。这一部分可以通过字符串解析函数完成,比如:
func ParseDSL(dsl string) Expression { // 简单示例:解析类似 "startswith:hello AND contains:world" 的规则 parts := strings.Split(dsl, " AND ") if len(parts) == 1 { return parseSingleRule(parts[0]) } exprs := make([]Expression, len(parts)) for i, part := range parts { exprs[i] = parseSingleRule(part) } return buildAndExpression(exprs) }
这部分可以根据实际 DSL 的语法做更复杂的词法分析或正则匹配,最终构建出完整的表达式树。
在实际场景中调用解释器
构建好表达式之后,就可以在业务代码中使用它进行判断了:
dsl := "startswith:/api/users AND contains:?id=123" expr := ParseDSL(dsl) input := "/api/users?id=123" if expr.Interpret(input) { fmt.Println("Matched") } else { fmt.Println("Not matched") }
这种方式适用于配置驱动的路由、权限控制、日志过滤等场景,能够将规则抽象出来,由非技术人员维护。
基本上就这些。只要表达式结构设计合理,加上适当的解析逻辑,Golang 同样可以很好地实现解释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