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选课系统的开发主要包括类设计、功能模块划分和数据持久化实现。1. 类结构上,定义student和course类,分别包含基本信息及选课列表;2. 功能模块通过主函数菜单提供查看课程、查看学生、选课等交互选项;3. 数据持久化使用文本文件读写实现,保存和加载学生与课程信息;4. 实际开发中需注意数据一致性、输入验证、文件路径、异常处理及性能优化等问题。
开发一个简易的学生选课系统,核心在于类的设计和数据持久化存储的实现。c++虽然不是最常用于快速开发这类系统的语言,但用它来练手是非常合适的。下面从类结构设计、功能模块划分以及文件存储这几个方面入手,讲讲如何一步步构建这样一个系统。
学生与课程类的基本设计
学生选课系统中最基础的两个对象就是“学生”和“课程”。我们可以分别为它们定义类,比如 Student 和 Course。
class Course { public: int id; std::string name; std::string teacher; Course(int id, const std::string& name, const std::string& teacher) : id(id), name(name), teacher(teacher) {} };
学生类除了基本信息外,还需要保存他所选的课程列表:
立即学习“C++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class Student { public: int id; std::string name; std::vector<Course> enrolledCourses; void enroll(const Course& course) { enrolledCourses.push_back(course); } };
这种设计比较直观,也方便后续扩展。比如可以加成绩、学分、时间等属性,也可以把课程单独存成容器便于管理。
系统主逻辑与交互方式
为了简化操作流程,可以在主函数中提供一个简单的文本菜单界面,让用户选择功能,例如:
- 查看所有课程
- 查看学生信息
- 学生选课
- 退出系统
代码大致如下:
void showMenu() { std::cout << "1. 查看课程n2. 查看学生n3. 学生选课n4. 退出n"; } int main() { std::vector<Course> courses = loadCoursesFromFile(); // 后面会讲到这个函数 std::vector<Student> students = loadStudentsFromFile(); int choice; do { showMenu(); std::cin >> choice; switch (choice) { case 1: displayCourses(courses); break; case 2: displayStudents(students); break; case 3: enrollCourse(students, courses); break; } } while (choice != 4); saveStudentsToFile(students); // 数据写回文件 return 0; }
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能满足基本的交互需求,适合教学或练习使用。
数据如何持久化:用文件保存信息
C++不像python那样有现成的数据库支持,所以最直接的方法是用文本文件进行数据读写。
写入学生信息示例:
void saveStudentsToFile(const std::vector<Student>& students) { std::ofstream out("students.txt"); for (const auto& student : students) { out << student.id << " " << student.name << "n"; out << student.enrolledCourses.size() << "n"; for (const auto& course : student.enrolledCourses) { out << course.id << " " << course.name << " " << course.teacher << "n"; } } }
读取时要按格式解析:
std::vector<Student> loadStudentsFromFile() { std::ifstream in("students.txt"); std::vector<Student> students; int id, courseCount; std::string name; while (in >> id >> name) { Student s{id, name, {}}; in >> courseCount; for (int i = 0; i < courseCount; ++i) { Course c{0, "", ""}; in >> c.id >> c.name >> c.teacher; s.enroll(c); } students.push_back(s); } return students; }
这样每次运行程序前可以从文件加载已有数据,结束后再写回去,就实现了数据的持久化。
实际开发中的几个注意点
在实际编码过程中,有几个细节容易被忽略但很重要:
- 数据一致性:比如同一个课程ID不能重复添加给一个学生。
- 输入验证:用户可能输入不存在的学生ID或者课程ID,程序需要处理这些情况。
- 文件路径问题:如果项目目录变化,文件路径也要调整,否则读写失败。
- 异常处理:打开文件失败、数据格式错误等情况要考虑异常捕获机制。
- 性能优化:如果是大量数据,频繁读写文件会影响效率,可以考虑缓存机制。
基本上就这些。整个过程不复杂,但要注意细节,尤其是类之间的关系和数据的保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