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查看服务器上的php版本及扩展,可使用命令行或php文件。1. 使用 php -v 查看php版本;2. 使用 php -m 列出已加载的扩展模块;3. 创建并访问包含 phpinfo() 函数的php文件,获取详细的环境信息;4. 使用 php –ini 查看配置文件加载路径;5. 在无ssh权限时,可通过上传 info.php 文件访问环境信息;6. 若 phpinfo() 被禁用,可联系服务器管理员获取支持。这些方法可全面掌握php运行环境。
想知道你服务器上跑的PHP到底是个什么版本,装了哪些扩展?这事儿其实挺直接的,通常就是用几个简单的命令或者一个PHP文件就能搞定。核心无非就是 php -v 看版本,php -m 列模块,以及那个几乎无所不知的 phpinfo() 函数。
要说具体怎么操作,我常用的方法也就那么几种,各有侧重。
命令行是最快也最直接的: 如果你只是想知道PHP的版本号,直接在终端里敲: php -v 这会立马给你返回类似 PHP 7.4.3 (cli) (built: …) 这样的信息,一眼明了。
那如果想看都装了哪些模块呢?比如你怀疑某个功能没开,或者想确认GD库是不是真的加载了,就用这个: php -m 它会列出一大串已加载的模块名称,像 cURL, gd, mysqli 等等,密密麻麻的。你得仔细找找看有没有你想要的那个。
当然,最全面、也最常用的方式,还是通过 phpinfo() 函数。这个函数会把PHP配置、编译信息、加载的模块、环境变量、以及各种运行时参数都一股脑地显示在一个漂亮的html页面里。 你只需要创建一个PHP文件,比如命名为 info.php,内容就一行:
<?php phpinfo(); ?>
然后把这个文件放到你的Web服务器(如nginx或apache)能访问到的目录下,比如网站的根目录。接着在浏览器里访问 http://你的域名/info.php,你就能看到一个巨详细的页面。我个人觉得,这个页面简直就是PHP环境的“体检报告”,任何疑难杂症,很多时候都能从这里找到线索。
立即学习“PHP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有时候,你可能还想看看PHP加载了哪些配置文件。这个也很有用,特别是当你发现配置怎么改都不生效的时候: php –ini 它会告诉你PHP从哪里加载了 php.ini 文件,以及可能存在的额外配置目录。这对于排查配置问题简直是必备。
这些命令和方法,基本上涵盖了日常查看PHP环境信息的所有需求。我平时遇到问题,也都是从这里开始排查的。
为什么命令行和Web环境下的PHP版本或配置会有差异?
这问题我遇到过不止一次,尤其是在刚接手新项目或者服务器的时候。你会发现,在命令行里跑 php -v 得到的是PHP 7.4,结果网站一运行,报错说某个函数只支持PHP 8.0。这感觉就像是“见鬼了”。
实际上,这并不是什么灵异事件,而是因为PHP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下,可能使用的是不同的SAPI(Server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并且加载了不同的 php.ini 配置文件。
简单来说:
- 命令行(CLI)模式: 当你在终端里直接运行 php 命令时,PHP是以CLI(Command Line Interface)模式运行的。它通常会加载一个专门为命令行执行优化的 php.ini 文件,这个文件可能位于 /etc/php/7.4/cli/php.ini 或者其他类似路径。
- Web服务器模式: 当你通过Web浏览器访问PHP页面时,PHP通常是通过FPM(FastCGI Process Manager)、Apache的mod_php模块,或者iis的FastCGI模块来运行的。这些模式会加载各自独立的 php.ini 文件。比如,FPM模式可能会加载 /etc/php/7.4/fpm/php.ini,而Apache模块则可能是 /etc/php/7.4/apache2/php.ini。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你可能在命令行里看到的是一个版本,而在Web页面里 phpinfo() 显示的却是另一个版本,或者某些扩展在CLI下可用,在Web下却找不到。关键就在于,它们是两个相对独立的PHP运行实例,各自拥有自己的配置和加载路径。我通常会建议,如果你是Web应用开发者,那么 phpinfo() 页面显示的信息才是你真正需要关注的,因为那是你的代码实际运行的环境。命令行版本更多是用于执行脚本、composer安装之类的。
如何检查特定PHP模块是否已正确加载及其配置?
确认某个特定的PHP模块(比如 curl、gd 或 redis 扩展)是否真的被加载了,并且它的配置是否符合预期,这在排查问题时非常关键。
最直接的方法,如果是在命令行环境下,你可以结合 php -m 和 grep 来快速筛选: php -m | grep curl 如果 curl 模块被加载了,它就会在输出中显示出来。这种方式适用于你只想快速确认某个模块是否存在。
但要更详细地了解模块的配置,比如 upload_max_filesize 或者 memory_limit 这些参数,那就非 phpinfo() 莫属了。打开你之前创建的 info.php 页面,然后利用浏览器的搜索功能(通常是 Ctrl+F 或 Cmd+F),直接搜索你感兴趣的模块名称,比如 curl。phpinfo() 会把该模块的所有相关配置项、版本信息以及编译参数都列出来。我个人觉得,这个方法是最可靠的,因为它展示的是Web服务器实际加载的配置,而不是你可能误以为的某个 php.ini 文件。
还有一种情况,你可能需要手动去检查 php.ini 文件本身。当 phpinfo() 被禁用,或者你正在调试加载路径问题时,这会很有用。使用 php –ini 命令找到PHP加载的配置文件路径,然后用文本编辑器打开它,搜索 extension= 或者 [module_name] 段落,看看对应的扩展是否被注释掉了,或者相关的配置项是否设置正确。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分号(;)就能让你找半天。
在没有服务器SSH访问权限的情况下,我还能查看PHP环境信息吗?
是的,当然可以。当你只有FTP/SFTP权限,或者只能通过内容管理系统(cms)上传文件,而没有直接的SSH命令行访问权限时,phpinfo() 文件几乎是你唯一的救星。
你只需要按照前面提到的方法,创建一个 info.php 文件,内容就是 。然后通过你的FTP客户端或者CMS的文件管理器,把这个文件上传到网站的公共可访问目录下。一旦上传成功,你就可以在浏览器中访问 http://你的域名/info.php 来查看所有的PHP环境信息了。
不过,这里有个潜在的问题,一些生产环境的服务器为了安全考虑,可能会禁用 phpinfo() 函数。如果你的 info.php 页面打开后显示空白,或者提示函数未定义,那很可能就是这种情况。这时候,你就得想其他办法了。
一种可能性是,你的应用程序本身可能提供了某种调试模式或系统信息页面。比如,许多PHP框架(如laravel、symfony)或者CMS(如WordPress、Drupal)在开发模式下会提供一个详细的调试面板,里面可能包含了PHP版本、加载的扩展等信息。虽然不如 phpinfo() 那么全面,但至少能提供一些关键数据。
如果这些都不行,并且你确实需要详细的环境信息来排查问题,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联系你的主机提供商或者服务器管理员了。他们通常有办法为你提供这些数据,或者帮你启用 phpinfo() 一小段时间供你查看。毕竟,没有这些基础信息,排查问题就像是盲人摸象,效率会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