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卡死大多源于线程同步不当,尤其是死锁。判断线程卡死可通过系统无响应、cpu占用率低、日志停止输出、多个线程互相等待资源等现象,并使用jstack或jvisualvm分析线程堆栈,查看是否有线程处于blocked或waiting状态;死锁常见于多个线程按不同顺序获取多个锁、嵌套锁顺序混乱、Object.wait()/notify()使用不当等情况;避免死锁的方法包括统一加锁顺序、使用trylock()设置超时、减少锁嵌套、使用并发工具类替代手动加锁、合理控制线程池大小;发生死锁后应先重启服务恢复运行,再通过分析堆栈调整加锁逻辑,长期需加强代码审查和测试预防问题。
多线程卡死是Java开发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并发操作频繁的场景下。一旦发生线程卡死,系统响应变慢甚至完全停滞,排查起来也常常让人头疼。本文不绕弯子,直接讲重点:线程卡死大多源于线程同步不当,尤其是死锁。下面从几个关键点出发,讲讲怎么识别、分析和避免这类问题。
一、怎么判断是不是线程卡死了?
有时候系统响应慢,不一定就是线程卡死。要判断是不是线程卡死,可以从以下几个现象入手:
- 系统长时间无响应,CPU占用率却不高
- 日志输出突然停止,或者某个任务迟迟不完成
- 多个线程都在等待某个资源,但谁也没能继续执行
这时候可以使用JDK自带的工具来辅助判断,比如:
立即学习“Java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 jstack:打印线程堆栈,查看是否有线程处于BLOCKED或WAITING状态
- jvisualvm:图形化分析线程状态和资源占用情况
拿到线程堆栈后,重点看有没有类似waiting to lock monitor这样的信息,如果有多个线程都在等待彼此持有的锁,那基本可以确定是死锁了。
二、为什么会出现死锁?常见场景有哪些?
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大家都学过:互斥、持有并等待、不可抢占、循环等待。在Java中,常见的死锁场景包括:
-
多个线程按不同顺序获取多个锁
比如线程A先获取锁1,再获取锁2;线程B先获取锁2,再获取锁1。两个线程刚好在中间卡住,谁也进行不下去。 -
使用嵌套锁时没有统一顺序
比如某个方法调用另一个方法,两个方法各自加锁,但顺序混乱,就容易造成死锁。 -
使用Object.wait()/notify()不当
没有正确配合synchronized使用,或者唤醒条件判断不全,也可能导致线程永远等待。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统一加锁顺序,避免交叉等待。
三、怎么避免死锁?几个实用技巧
避免死锁的核心思路就是打破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尤其是“循环等待”这个点。下面是几个实用建议:
-
统一加锁顺序
比如给锁对象编号,所有线程都按编号从小到大加锁,就不会出现交叉等待的问题。 -
使用tryLock()替代synchronized
ReentrantLock的tryLock()方法可以设置超时时间,如果在指定时间内拿不到锁,就放弃,避免无限等待。 -
避免不必要的锁嵌套
尽量减少在一个方法里调用另一个加锁方法的情况。如果必须嵌套,确保调用顺序一致。 -
使用并发工具类代替手动加锁
比如ConcurrentHashMap、CopyOnWriteArrayList等并发集合类,已经做了线程安全处理,不需要手动加锁。 -
合理使用线程池
避免无限制创建线程,控制并发数量,也能降低死锁发生的概率。
四、死锁发生了怎么办?怎么快速恢复?
一旦确认发生了死锁,首先要做的不是立刻修复代码,而是让系统恢复正常运行。可以考虑:
- 重启服务:虽然粗暴但有效,尤其是在生产环境
- 分析线程堆栈,找出死锁线程,临时调整加锁顺序或释放锁资源
- 增加监控机制,比如定期检测线程状态,发现异常及时报警
长期来看,还是要通过代码审查和单元测试来预防死锁。可以写一些模拟并发的测试用例,用工具分析线程行为,提前发现问题。
基本上就这些。线程卡死问题虽然看起来复杂,但只要掌握几个关键点,排查和避免都不难。关键是平时写代码时多留心锁的使用方式,避免随意加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