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去重查询有三种常用方法:1. distinct适用于小数据量且仅需返回去重列的场景,语法简单但性能较差且无法返回其他列信息;2. group by适合需要分组统计的场景,可配合聚合函数使用,但语法较复杂且性能受数据量影响;3. row_number() over()适合灵活控制去重逻辑的场景,如保留特定排序的记录,但语法复杂且性能随数据量增大而下降。此外,应从源头避免重复数据产生,可通过应用程序校验、唯一索引或触发器实现,从而提升数据质量并减少后续处理复杂度。
SQL去重查询,简单来说,就是从数据库表中找出唯一值,去除重复的记录。实现方式多种多样,选择哪种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和数据量大小。
distinct、group by 和 row_number() over() 这三种方法都能实现SQL去重查询,选择哪种取决于具体场景和性能要求。
distinct去重原理及适用场景
DISTINCT 关键字是最直接的去重方式。它作用于查询结果的所有列,只有当所有指定的列的值都相同时,才会被认为是重复的记录。
例如,你有一张 employees 表,包含 id, name, department 三列。如果你想找出所有不同的部门,可以使用:
SELECT DISTINCT department FROM employees;
DISTINCT 的优点是简单易懂,易于使用。但缺点也很明显,当需要去重的列很多时,性能会下降。此外,DISTINCT 只能返回去重后的列,无法返回其他信息。如果需要返回其他列的信息,就需要配合子查询或连接操作,这会进一步影响性能。所以,DISTINCT 适合于小数据量,且只需要返回去重列的场景。
举个例子,如果 employees 表只有几百条数据,并且你只需要知道有哪些不同的部门,那么 DISTINCT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 employees 表有几百万条数据,并且你还需要知道每个部门有多少员工,那么 DISTINCT 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group by去重原理及适用场景
GROUP BY 关键字通常与聚合函数一起使用,用于将结果集按照指定的列进行分组。在去重场景下,我们可以利用 GROUP BY 的分组特性,将重复的记录分到同一组,然后选择每组中的一条记录。
例如,还是 employees 表,要找出所有不同的部门,可以使用:
SELECT department FROM employees GROUP BY department;
这和 DISTINCT 的效果是一样的。但 GROUP BY 的强大之处在于,它可以配合聚合函数一起使用。例如,你可以找出每个部门有多少员工:
SELECT department, COUNT(*) FROM employees GROUP BY department;
GROUP BY 的优点是功能强大,可以配合聚合函数进行复杂的统计分析。缺点是语法相对复杂,需要理解分组的概念。此外,当数据量很大时,GROUP BY 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
想象一下,你需要统计每个部门的平均工资。使用 GROUP BY 可以轻松实现:
SELECT department, AVG(salary) FROM employees GROUP BY department;
GROUP BY 在需要进行分组统计的场景下非常有用,但如果仅仅是为了去重,并且不需要进行任何统计,那么 DISTINCT 可能更简单直接。
row_number() over()去重原理及适用场景
ROW_NUMBER() OVER() 函数是一个窗口函数,它为结果集中的每一行分配一个唯一的序号。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序号来去除重复的记录。
例如,要去除 employees 表中 name 列的重复记录,可以使用:
SELECT * FROM ( SELECT *, ROW_NUMBER() OVER (PARTITION BY name ORDER BY id) AS rn FROM employees ) AS t WHERE t.rn = 1;
这段 SQL 的含义是:首先,使用 ROW_NUMBER() OVER (PARTITION BY name ORDER BY id) 为 employees 表中的每一行分配一个序号,序号按照 name 列进行分组,按照 id 列进行排序。然后,选择序号为 1 的记录,也就是每个 name 组中的第一条记录。
ROW_NUMBER() OVER() 的优点是灵活性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排序和分组。缺点是语法相对复杂,需要理解窗口函数的概念。此外,当数据量很大时,ROW_NUMBER() OVER() 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
假设你需要保留每个 name 组中 id 最大的那条记录,可以使用:
SELECT * FROM ( SELECT *, ROW_NUMBER() OVER (PARTITION BY name ORDER BY id DESC) AS rn FROM employees ) AS t WHERE t.rn = 1;
ROW_NUMBER() OVER() 在需要灵活控制去重逻辑的场景下非常有用,例如,你需要根据某个字段的值来决定保留哪条记录。
如何选择合适的去重方法
选择哪种去重方法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和数据量大小。
- 小数据量,只需要返回去重列: 使用 DISTINCT。
- 需要进行分组统计: 使用 GROUP BY。
- 需要灵活控制去重逻辑: 使用 ROW_NUMBER() OVER()。
此外,还需要考虑性能因素。当数据量很大时,可以考虑使用索引来优化查询性能。例如,如果经常需要按照 department 列进行去重,可以为 department 列创建一个索引。
总之,选择合适的去重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需求、数据量、性能等。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只有最适合你的方法。
如何避免重复数据产生
与其费尽心思地去重,不如从源头上避免重复数据的产生。以下是一些建议:
- 在应用程序层面进行校验: 在用户提交数据之前,先在应用程序层面进行校验,确保数据的唯一性。
- 使用唯一索引: 在数据库表中创建唯一索引,可以防止插入重复的数据。
- 使用触发器: 可以使用触发器来检查插入的数据是否重复,如果重复则阻止插入。
例如,你可以在 employees 表的 name 列上创建一个唯一索引:
CREATE UNIQUE INDEX idx_employees_name ON employees (name);
这样,当插入重复的 name 时,数据库会报错,从而避免了重复数据的产生。
避免重复数据的产生是最佳实践,它可以提高数据质量,减少后续处理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