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快速看清目录下所有文件结构可用tree命令。安装方法因系统而异:ubuntu/debian用sudo apt install tree,centos/rhel用sudo yum install tree或dnf install tree,arch linux用sudo pacman -s tree。装好后输入tree –version验证。常见用法包括:直接输入tree查看当前目录结构;用tree -l 1或tree -l 2控制显示层级;通过tree -i ‘logs|.git‘过滤特定目录或文件;使用–dirsfirst优先列出目录;结合tree | less或tree > structure.txt处理大量输出;此外tree -a显示隐藏文件,tree -h带单位显示文件大小。
打开终端想快速看清一个目录下所有文件结构?用tree命令就对了。它能把整个目录层级清晰地列出来,比ls直观得多。
怎么安装tree命令?
大多数linux发行版默认没装tree工具,需要手动安装。
不同系统的安装方式略有差别:
- Ubuntu/Debian系:sudo apt install tree
- centos/RHEL系:sudo yum install tree 或 dnf install tree
- Arch Linux:sudo pacman -S tree
装完之后输入tree –version能显示版本号就说明装好了。
常见用法和实用技巧
看当前目录的结构,直接输tree就行。输出内容包括文件夹、文件数量统计,还有颜色区分不同类型文件。
如果只想看某一层级的内容,可以加参数控制深度:
- tree -L 1 只显示一级目录
- tree -L 2 显示到二级目录为止
有时候我们不希望看到某些目录或文件,比如.git或者日志文件夹,可以用过滤功能:
- tree -I ‘logs|.git’ 就会跳过名字是logs或.git的目录或文件
还有一个小技巧,加上–dirsfirst参数可以让tree优先列出目录再列文件,这样看起来更有条理。
输出结果太多怎么办?
如果你的目录特别大,tree输出的信息可能一下刷屏。这时候建议结合管道使用:
- tree | less 分页查看
- tree > structure.txt 把结构保存成文本文件慢慢分析
另外,tree -a可以显示隐藏文件,tree -h会带上文件大小单位,这些细节在排查问题时挺有用。
基本上就这些。别看它简单,用熟了你会发现tree是个很顺手的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