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更新索引再升级,不同发行版用对应命令:APT系用sudo apt update和upgrade,dnf系用sudo dnf upgrade,Pacman系用sudo pacman -Syu,Zypper系用sudo zypper refresh与update;升级后清理无用包并视情况重启系统,生产环境需备份数据、关注内核更新并制定回滚方案。

linux系统更新和升级是保持系统安全稳定的基本操作,核心在于使用正确的包管理器命令,并遵循“先更新索引,再执行升级”的流程。整个过程并不复杂,但关键步骤不能跳过,特别是对生产环境而言,事前准备和事后重启都至关重要。
不同发行版的更新命令
Linux发行版众多,各自使用不同的包管理器,因此命令也有所不同。掌握你所用系统的对应命令是第一步。
- debian/ubuntu及其衍生版(如Linux Mint): 使用
apt命令。- 更新软件包列表:
sudo apt update - 升级所有可安全升级的软件包:
sudo apt upgrade - 处理依赖关系变化,进行深度升级:
sudo apt full-upgrade
- 更新软件包列表:
- centos stream、RHEL 8+、Fedora: 使用
dnf命令。- 检查并升级所有软件包:
sudo dnf upgrade或分步执行sudo dnf check-update和sudo dnf update
- 检查并升级所有软件包:
- Arch Linux及其衍生版(如Manjaro): 使用
pacman命令。- 同步源并升级全部:
sudo pacman -Syu
- 同步源并升级全部:
- openSUSE/SUSE: 使用
zypper命令。- 更新源并升级:
sudo zypper refresh && sudo zypper update
- 更新源并升级:
更新后的必要操作
执行完升级命令后,工作并未结束。有两个关键点需要特别注意。
- 清理无用软件包: 升级后可能会留下旧版本的软件包或不再需要的依赖。定期清理可以释放磁盘空间。
- APT系:
sudo apt autoremove --purge - DNF系:
sudo dnf autoremove - Pacman系:
sudo pacman -Rns $(pacman -Qtdq)
- APT系:
- 重启系统: 如果更新包含了内核或重要的系统库(如glibc),必须重启才能使新版本生效。在终端中输入
sudo reboot即可。不确定是否需要重启时,重启是最稳妥的选择。
安全更新的核心注意事项
为了防止更新导致系统无法启动或服务中断,一些预防措施必不可少。
- 数据备份是底线: 在进行任何大规模升级前,务必备份重要数据和关键配置文件(如
/etc目录下的内容)。这是避免灾难性后果的最后一道防线。 - 关注内核升级: 系统通常会保留多个内核版本。即使新内核启动失败,也可以在GRUB引导菜单中选择旧内核进入系统进行修复。
- 生产环境谨慎操作: 对于服务器等关键系统,应在维护窗口期进行,并确保有完整的回滚方案。可以先在测试环境验证更新的影响。
基本上就这些,不复杂但容易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