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fdisk进行MBR分区,适用于小于2TB磁盘;对大于2TB磁盘推荐parted配合GPT分区表;分区后需格式化并挂载,通过lsblk和blkid辅助查看设备信息,注意核对设备名称避免误操作。
Linux系统中进行磁盘分区是管理存储空间的基础操作。无论是新硬盘挂载,还是系统重装前的准备,掌握分区方法都非常实用。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磁盘分区方式和实际操作步骤。
使用fdisk进行MBR分区
fdisk 是Linux中最常见的分区工具,适用于传统的MBR分区表,适合小于2TB的磁盘。
操作步骤如下:
- 查看当前磁盘情况:sudo fdisk -l,确认要操作的磁盘名称(如 /dev/sdb)
- 进入分区模式:sudo fdisk /dev/sdb
- 输入 m 查看帮助菜单
- 输入 n 创建新分区(可选择主分区或逻辑分区)
- 按提示设置分区号、起始和结束扇区(可直接回车使用默认值)
- 输入 p 查看当前分区布局
- 输入 w 保存并退出,或 q 不保存退出
完成后建议运行 sudo partprobe 让内核重新读取分区表。
使用parted支持GPT大容量分区
对于大于2TB的磁盘,推荐使用 parted 工具配合GPT分区表,避免容量限制。
- 查看磁盘信息:sudo parted -l
- 对目标磁盘进行操作:sudo parted /dev/sdb
- 输入 mklabel gpt 创建GPT分区表
- 使用 mkpart 创建分区,例如:mkpart primary ext4 0% 100%
- 输入 print 查看结果,quit 退出
parted支持直接使用百分比划分空间,更适合大容量磁盘的灵活管理。
格式化与挂载分区
分区完成后需要格式化并挂载才能使用。
- 格式化为ext4文件系统:sudo mkfs -t ext4 /dev/sdb1
- 创建挂载点:sudo mkdir /mnt/data
- 挂载分区:sudo mount /dev/sdb1 /mnt/data
- 查看是否挂载成功:df -h
若需开机自动挂载,编辑 /etc/fstab 文件,添加类似以下内容:
# /dev/sdb1
UUID=xxxx-xxxx-xxxx /mnt/data ext4 defaults 0 2
使用lsblk和blkid辅助管理
日常维护中,lsblk 和 blkid 是非常有用的查看工具。
- lsblk:以树状结构显示所有块设备及其分区
- blkid:查看分区的UUID和文件系统类型,便于fstab配置
例如:sudo blkid /dev/sdb1 可获取该分区的唯一标识。
基本上就这些。根据磁盘大小选择合适的工具,操作时注意别选错设备,避免误删系统分区。熟练掌握后,Linux磁盘分区其实并不复杂,但细节容易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