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语言中指针切片通过[]*Type定义,可用make或字面量初始化,遍历时需解引用访问值,可通过索引修改原值,append可添加元素但需注意变量生命周期,避免nil解引用及多指针共享同一变量带来的副作用。

在Go语言中,指针切片(slice of pointers)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尤其适用于需要共享或修改大量数据的场景。正确操作指针切片可以提升性能并减少内存拷贝。下面介绍如何定义、初始化和操作指针切片。
定义与初始化指针切片
指针切片的类型写法为[]*Type,表示一个元素是指向Type类型的指针的切片。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创建和初始化:
- 使用make函数创建空切片:ptrSlice := make([]*int, 0)
- 字面量初始化:
x, y, z := 10, 20, 30
ptrSlice := []*int{&x, &y, &z}
这样就创建了一个包含三个指向整数变量地址的切片。
立即学习“go语言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遍历与解引用指针切片
访问指针切片中的值需要解引用(使用*操作符)。
for _, ptr := range ptrSlice {
fmt.Println(*ptr) // 输出实际值
}
也可以通过索引修改原始值:
(*ptrSlice[0]) = 99 // 修改第一个元素指向的值
注意括号不能省略,因为*ptrSlice[0] = 99语法上等价于*(ptrSlice[0]),必须优先取地址再解引用。
向指针切片添加元素
使用append函数可以动态添加指针元素:
a := 42
ptrSlice = append(ptrSlice, &a)
也可以取一个临时变量的地址加入切片,但需确保该变量生命周期足够长(例如不是在后续被回收的局部变量)。
常见技巧是先创建值,再取地址:
values := []int{1, 2, 3}
var ptrs []*int
for i := range values {
ptrs = append(ptrs, &values[i])
}
注意事项
操作指针切片时有几个关键点要留意:
- 避免将局部变量的地址保存到长期存在的切片中,可能导致悬空指针(虽然Go的GC会处理内存安全,但语义上可能不符合预期)
- 解引用前确保指针非nil,否则会引发panic
- 多个指针可能指向同一变量,修改会影响所有引用者
基本上就这些。掌握指针切片的操作有助于更高效地处理复杂数据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