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指针可指向函数并实现回调与策略模式,其定义需匹配函数签名,如int (funcPtr)(int, int)指向int add(int, int),通过funcPtr(3, 4)或(funcPtr)(3, 4)调用,常用于calculate等通用函数及onReady等回调机制。

函数指针是c++中一种指向函数的变量类型,它允许我们将函数作为参数传递、存储在数据结构中,甚至通过指针调用函数。掌握函数指针有助于实现回调机制、策略模式和动态行为绑定。
函数指针的基本语法
定义函数指针的关键是匹配目标函数的签名:返回类型、参数列表必须完全一致。
基本格式如下:
返回类型 (*指针名)(参数列表);
例如,有一个函数:
立即学习“C++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对应的函数指针定义为:
int (*funcPtr)(int, int);
然后将其指向函数 add:
funcPtr = &add;
也可以省略取地址符:
funcPtr = add;
通过函数指针调用函数
定义并赋值后,可以通过指针直接调用函数。
两种调用方式都有效:
- funcPtr(3, 4);
- (*funcPtr)(3, 4);
推荐使用第一种形式,更简洁直观。
函数指针作为函数参数
函数指针常用于将行为传入另一个函数,实现通用逻辑处理不同操作。
例如,实现一个通用计算器函数:
int calculate(int a, int b, int (*operation)(int, int)) {
return operation(a, b);
}
使用时传入不同的函数指针:
int result1 = calculate(5, 3, add); // 调用加法
int result2 = calculate(5, 3, [](int a, int b){ return a – b; }); // 不过Lambda需配合std::function
注意:普通函数指针不能直接指向lambda(除非无捕获且可转换)。
实际应用示例:回调机制
例如模拟注册回调函数:
void onReady(int value, void (*callback)(int)) {
if (callback) {
callback(value);
}
}
void printValue(int x) {
std::cout }
// 使用
onReady(42, printValue);
这样实现了调用者与被调用逻辑的解耦。
使用typedef简化函数指针声明
原始语法较繁琐,可用 typedef 或 using 简化。
typedef int (*MathFunc)(int, int);
或C++11风格:
using MathFunc = int (*)(int, int);
之后可直接使用别名:
MathFunc op = add;
int res = op(2, 3);
基本上就这些。函数指针看似复杂,但只要理解其本质——“指向函数的变量”,再结合具体场景练习,就能熟练运用。现代C++中虽常用 std::function 和 lambda 替代,但在性能敏感或与C兼容的代码中,函数指针仍是重要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