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静态资源缓存通过设置Cache-Control、ETag等响应头,结合文件名哈希、CDN边缘缓存及分层策略,实现性能与更新平衡。
在Web性能优化中,静态资源缓存是提升加载速度、降低服务器压力的关键手段。合理配置缓存策略,能让浏览器高效复用本地资源,减少重复请求。以下是实际项目中常用的静态资源缓存实践方法。
1. 合理设置HTTP缓存头
- Cache-Control:定义缓存机制,如max-age=31536000表示资源可缓存一年
- ETag / Last-Modified:用于协商缓存,验证资源是否更新
对于不常变动的静态资源(如JS、CSS、图片),建议设置较长的max-age,并配合内容哈希名使用,实现强缓存。
2. 资源文件名加哈希(Content Hashing)
构建工具(如Webpack、Vite)可在打包时为文件名添加内容哈希,例如app.a1b2c3d.js。当文件内容变化,哈希值随之改变,从而生成新的URL。
这样可以安全地设置长期缓存,因为一旦资源更新,浏览器会请求新文件名的资源,避免旧缓存导致的问题。
3. 区分动态与静态资源缓存策略
并非所有资源都适合长期缓存。应根据资源特性分类处理:
- HTML文件:通常设置no-cache或max-age=0,每次检查是否有更新
- JS/CSS/图片等静态资源:使用immutable和长有效期,如Cache-Control: public, max-age=31536000, immutable
- API接口数据:根据业务需求设置较短缓存时间,或禁用缓存
4. 利用CDN进行边缘缓存
将静态资源部署到CDN后,可通过CDN节点缓存内容,加快全球用户访问速度。同时配置CDN的缓存规则,与源站保持一致。
注意设置合理的缓存失效策略,如通过版本号或哈希更新触发CDN刷新,避免清缓存成本过高。
基本上就这些。关键在于结合资源更新频率、发布机制和用户场景,制定分层缓存策略。只要做好文件指纹和缓存头控制,就能在性能与更新之间取得平衡。
css html js vite 浏览器 app 工具 html文件 cdn css html webpack 接口 public JS http 性能优化